使用者工具

網站工具


光緒黃巖縣志_謠諺

清・光緒黃巖縣志・卷之三十二・風土志二・謠諺

方言

《太平志》:

方言字多不典,在可解不可解之閒《葉志》如何為齋生之類,或並無其字《葉志》以人為秂之類。亦有俗稱自昔有者,如:

  • 呼小兒曰崽,揚雄《方言》崽者,子也。郭璞注音葸此音北轉為宰
  • 水母曰藏魚,亦呼曰鮓。《說文》鮓,藏魚也。音讀如上。
  • 物足曰夠音彀。《魏都賦》繁富夥夠,李善注引:《廣雅》多也。
  • 應聲曰唉。《說文》應也,烏開切。
  • 味不適口鼻曰鼾辣。《本草》楚人呼草氣味辛毒為簽鼾,卽簽假字。
  • 與人爭曰㘖㘖聲。《韓非子》一棲兩雄,其鬬㘖㘖。注:爭聲也。謂打曰彭。《後漢戴就傳》每上彭考。李賢注:彭,卽篣。古諺:打麥打麥,彭彭拍拍。
  • 有力曰劤。《埤蒼》劤,多力也。讀如禁。《玉篇》音靳。
  • 無賴曰無徒。《友會叢談》世有無徒之人。他書或作無圖。
  • 謂事有緒不成曰王錄事。杜少陵詩“為嗔王錄事,不寄草堂貲”,其所本也。

至如:

  • 以急送為遞,取驛遞之義。
  • 以深藏為幽,取幽深之義。

此類皆顯然。


案:太平本從黃巖析出,故其謠俗亦略與黃巖同。今攷吾黃方言多有所本。

《戚氏太平志》尙未盡載,姑摭其略以補之,如:

  • 應聲曰唉見上,亦曰阿《老子》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
  • 歎聲曰啞《韓非子》師曠曰:啞,是非君人者之言。啞,音亞。注云:歎息之聲
  • 驚聲曰𩴓《說文》𩴓,見鬼聲。諾何切。案:與“儺、哪”通
  • 願詞曰耐可李白詩“耐可乘明月”
  • 忘而忽憶曰阿哪《傳燈錄》
  • 失物曰阿呵《十六國春秋》阿呵,嗚呼柰子何
  • 唱聲曰囉唻《廣韻》囉唻,歌聲
  • 使犬曰嗾素口切。《左傳》公嗾夫獒焉
  • 驅物曰庶庶《周禮》庶氏,注:驅除毒蟲之言
  • 呼犬曰盧盧韓盧,犬名。《廣韻》作𡀿,音屢
  • 呼雞曰朱朱《說文》作喌,音祝
  • 肥大曰肨,亦曰奘。
  • 不淨曰齷齪,亦曰邋遢,又曰鏖糟《輟耕錄》
  • 不慧曰㤓《集韻》部本切。性不慧也。《晉書》作笨
  • 重笨曰磊䇏《說文》重聚也。《通雅》今作累堆。累,平聲
  • 輕倩曰鯽令亦作卽零、唧伶
  • 拋物曰祋丁外反。見《說文》
  • 喝人曰咄。
  • 何物曰什麼。
  • 何爲曰怎生怎,音齋,亦曰怎兒馨怎,音窄。馨,《說文》作𠷓
  • 多曰摩訶《翻譯名義》梵言摩訶,此云大、多、勝也,亦曰無數《詩》萬億及秭,疏云:言其多、無數也,又曰無萬《漢書・成帝紀》有青蠅無萬數
  • 事不稱心曰不能彀《漢書・匈奴傳》不能彀弩
  • 更易財物曰嬥或作掉
  • 以醜易好曰嬥包《儼山外集》京師婦女許嫁,以美者出拜。臨娶,以醜者易之,曰嬥包兒
  • 以言託人曰詇見《通雅》,案:俗作央,言挽之,居閒也
  • 誘人爲非曰攛掇見《字典》
  • 謂欺曰賴《左傳》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
  • 粗率不精曰䖃苴見《指月錄》䖃,郎假切。苴,俗音鮓
  • 僞爲遜。
  • 順曰眠娗《列子・力命篇》張湛注:眠,莫典切。娗,徒典切。瑟縮不正貌。《方言》欺嫚也。洪容齋作“緬靦”
  • 騃不曉事曰墨杘見《列子》張湛注:墨,音眉。杘,敕夷反
  • 物醜曰𩑟音堪,見《廣韻》
  • 勤苦曰𣪠力𣪠,音喫,見《廣韻》。俗作“喫力”
  • 納物水中曰𩑦烏沒切
  • 俯首曰搵《說文》沒也,温去聲
  • 齒出曰䶕《集韻》步化切
  • 謂乳曰奶鼎文作𠂏
  • 膺曰胸䔕《類篇》蓬逋切。雉膺肉
  • 指紋曰腡音螺,見《廣韻》。蘇文借用螺字
  • 小卧曰寣音忽。《說文》卧驚也
  • 伸足卧曰踼音儻
  • 謂黠曰豩《廣韻》呼關切,今借用儇字
  • 欲吐曰𡁈《博雅》孚萬切。《集韻》作𡁈
  • 瘡爛曰虹去聲。《詩》實虹小子。箋云:潰也
  • 物聳起曰𠿕《集韻》苦弔切,借作趫,非
  • 物大曰睔《廣韻》古困切
  • 水推物曰氽《字彙》土懇切
  • 舉足曰𨂝白銜切
  • 緩行曰𨂞他陷切。據《集韻》當作槃㨏
  • 慢走曰踱音鐸
  • 潛逃曰瀏元曲
  • 語多曰沸,又曰誻誻《荀子・正名篇》誻誻然而沸
  • 小兒啼曰搲《集韻》烏化切,又烏瓜切
  • 飲聲曰嗗《說文》
  • 噎聲曰餩愛黑切,俗云:打冷餩
  • 嗽聲曰喀《列子》嘔之不出,喀喀然
  • 吐聲曰呸元曲
  • 嘶聲曰咋咋音賾,見《列異傳》
  • 鬧曰叿叿《廣韻》市人聲也,音烘。又作䪦
  • 小兒戲匿曰尋貌幽《譚概》貌,獸名,善遁人。人室覓之卽不見
  • 伸指賭酒曰豁拳《六研齋筆記》
  • 通宵不寐曰夜不收詳兵律條例
  • 游手好閒曰流宕《古樂府》流宕在他縣
  • 事多牽制曰兜撘,不成曰倒竈俱見《通俗編》
  • 物不鮮曰蔫於乾切
  • 枯借曰癟《玉篇》蒲結切
  • 支物曰𤭥徒念切。《廣韻》通作磹,今俗借墊,小者曰𩐅私洽切,見《中州集》
  • 以器薦物曰屜音替
  • 以木範履曰楥俗作楦,喧去聲。《說文》履,法也
  • 壓油曰榨,壓酒曰醡俱見《廣韻》
  • 以篾束物曰箍本音孤,轉音枯。俗音若邱
  • 撈漉河泥曰𦊔俗音儼,或作罱
  • 治皮曰㼱讀若薦,見《說文》
  • 編竹曰䉭,密者曰𥭢,小而圜者曰箉俗徒駭切
  • 剡木相入曰榫《攷工記》作筍
  • 關門之機曰𣠯見《玉篇》。俗作閂
  • 張鳥之機曰弶巨亮切
  • 挑燈曰掭他念切
  • 懸物曰𦄋見《玉篇》今借作弔
  • 菜心曰蕻俗音烘去聲
  • 不鞍而騎曰驏馬驏,初限切
  • 移物謂之般俗作搬
  • 藏物謂之抗《周禮》服不氏,賓客之事則抗皮。鄭注:出舉藏之。今或作伉、囥
  • 貨物得贏曰賺或借作撰
  • 齧物曰齦康很切,俗平聲
  • 飼物曰餧《月令》餧獸之藥
  • 兩物相和曰秚俗作拌,乃𢬵字也
  • 滾水漬物曰𣶐《集韻》披教切,今俗作泡,非
  • 以火乾物曰焙《說文》作𤐸,皮力切。今作焙,陪去聲
  • 以火煖物曰燂徒南切
  • 以湯瀹物曰煠士洽切
  • 熟物和五味曰燘呼罪切,俗音晦
  • 錮金鐵令相著曰銲音翰,見《玉篇》。《唐韻》作釬
  • 削物曰𠜱音批,見《玉篇》。《集韻》又作㓟
  • 破開曰華見《曲禮》,俗音上聲
  • 挹彼注此曰舀以沼切,見《說文》
  • 以掌打人曰摑古獲切
  • 摩物曰擦亦作攃
  • 展物曰㪗音斢
  • 兩手摩物曰捼俗作挼,奴禾切
  • 拭物曰膽《禮・內則》桃曰膽之。《字林》作抌,拂也
  • 用力掇物曰𠡒堆上聲
  • 物敗生白膜曰打白醭音僕,亦曰出白殕音撫
  • 不分皁白曰烏漉禿,又曰囫圇吞卽囫圇吞棗,省棗字
  • 狀物之長曰長𢿞篠音了挑
  • 寬曰寬定宕《癸辛襍識》
  • 麻面者曰麻葛剌音辣
  • 滑澤曰光辣撻《陳郁話腴》
  • 冷曰冷清清,又曰冷湫湫音愀
  • 熱曰熱湯湯去聲
  • 煖曰煖烘烘。
  • 實曰實辟辟音闢,見《素問》
  • 空曰空飄飄。
  • 薄曰薄鬆鬆《王建詩》
  • 圓曰圓衮衮《元稹詩》
  • 硬曰硬綳綳又作硬邦邦
  • 昏曰昏董董《朱子語錄》案:當作懂
  • 醉曰醉醺醺。
  • 儒雅曰文㑳㑳《元曲》
  • 盛怒曰氣吽吽音烘
  • 新曰新鏃鏃《世說》
  • 青曰青猗猗。
  • 白曰白雪雪。
  • 紅曰紅血血。
  • 黃曰黃光光音觥
  • 黑曰黑窣窣,又曰黑漆漆,亦曰黑洞洞。
  • 菈菈擸擸,風聲也。
  • 滴滴答答,雨聲也。
  • 老老大大《傳燈錄》,齒爵尊也。
  • 端端正正《路史》,德行純也。
  • 停停當當《朱子語錄》,所見明也。
  • 平平穩穩《戴石屏詩》,素位行也。
  • 汲汲忙忙《論衡書解篇》,求利名也。
  • 恍恍惚惚《六韜 選將篇》,欠精神也。
  • 顛顛倒倒,心不明也。
  • 迷迷癡癡,飾僞態也。
  • 劫劫波波,有所爲也。
  • 零零碎碎《朱子語錄》,難終窮也。
  • 條條直直《白居易詩》,順有功也。

方音

吾邑方音之誤,

以字母言之,如:

人之讀銀、日之讀嶷、仍之讀迎、任之讀吟,則臨文者皆然。

至於俗語,則柔爲牛、饒爲堯、讓爲𨋕魚亮切、染爲儼、輭爲阮、忍爲釿、蘂爲姽、絨爲濃,認、韌皆爲凝去聲,是以日母轉爲疑母也。

而肉爲衄、瓤爲孃,又轉爲娘母矣。

他如:

讀從混禪、疑娘不分、喻匣不辨,若斯之流,不能殫述。

惟而、爾、耳諸字,卻較中州之音爲稍正耳。

以韻部言之:

支韻本與微齊通,而

讀爲、惟近余,讀垂、隨、蕤、誰近如、吹近趨、規、龜、嬀近車、危近魚、葵、夔、逵近渠、麾、撝近虛、虧、窺近區、錐近朱,則轉入魚韻。

悲近杯、羸近來,則轉入灰韻。

又如,

歌韻:多、科、磨等字,音與模韻混。

庚韻:兄、榮、宏、紘、泓、轟、訇、塋、吰等字,音與東韻混。行、耕、氓等字,音與陽韻混。蒸、韻、朋、肱、薨等字,音與東韻混。

而十三元一韻,如:元、原、園、言,則與先混。煩、蕃、翻,則與刪混。垣、暄、萱,則與寒混。魂、渾、溫、奔,則與文混。孫、尊、存,則與真混。

竟不知本屬何紐,尤爲方音之偏,與古不同按:十三元古音本分爲二,均、真、文爲一類,寒、刪爲一類,此又方音近古處

他如:

富音近、覆而讀如賦,則尤、虞混矣。

褒音近包,而讀如裒,則尤、豪混矣。

佳音近街,而讀如嘉,則佳、麻混矣。

此皆方音之偏,與韻不合者也。

至於四聲之誤,則:

仔、祇、斟、艘、閩、竣等字,以平聲而讀上、去。

技、庀、荷擔荷之荷、卉、殆、妓、垢等字,以上聲而讀去。

懿、汶等字,以去聲而讀平。

累、屢、餌、珥、嗣、穉、示、曙、忤等字,以去聲而讀上。

鼻、些、值等字,以去聲而讀入。

此皆俗師相承沿誤,不可不正者也。

又有俗語不誤,而讀書不辨者。如:

上下之下,上聲爲體,去聲爲用。今俗言潮退曰下岸,蔬肉曰下飯,皆讀如暇。而學者概讀上聲,則誤矣。

截物曰斷,如小兒斷嬭之類,俗音如短,而學者概讀徒管切,則誤矣。

他若:

狼戾、眼淚,俗語如利,而學者讀如類。

褒貶之褒,俗語如包,而學者讀如裒。

此音皆俗音近正,亦邇言所當察者焉。

里諺

《太平志》:

里言 浅近,至理 存焉,經史 竝 引之,吾邑 諺 有 可味 者:

  • 君子一言,快馬一鞭。取直也。
  • 年荒可過,兒小能大。在守也。
  • 姑娘嫂,落得好。處有時也。
  • 等人益久,憎人益醜。隨心變也。
  • 家有千金,不掭雙芯。儉之積也 。
  • 有錢布施,不問落處。施之博也。
  • 甯添一斗,莫添一口。慮之長也。
  • 忍一忍,喫不盡。能懲忿也。
  • 若要好,大呌小。甯自屈也。
  • 差人面,轉轉變。好無常也。
  • 送人送上岸,送佛送到殿。有始終也。
  • 依你算,發迹兩年半。勸安分也。
  • 見說道是,見哭道死。譏輕信也。
  • 磨得鴨嘴尖,雞嘴弗值錢。笑趨時也。
  • 來者不獃,獃者不來。慎敵也。
  • 砟高礙樹,砟低礙地。慮偏也。
  • 隔牆拋,箕仰仆。不知事難定也。
  • 牆頭草,風吹兩邊倒。不足倚也。
  • 人往高頭,水往低流。宜審所嚮也。
  • 富者算,窮者拚。亦各有說也。
  • 弗買弗賣,三代分敗。世漸衰也。
  • 三代眷親,世代族人。厚薄殊也。
  • 不怕折,只怕歇。終必獲報也。

凡 此 皆 醒世 名言,君子其可無邇言之察哉。


案:吾黃 里諺 與 太邑 同者 已 見於 前 矣。至《太平志》所 未載 者 尙 多,今 錄於 後,併 釋其 義,亦 足爲 察 邇之一助。如:

勸讀書則曰:

  • 開卷有益。《澠水燕談》宋太宗語。
  • 書中自有黃金屋。李之彥《東谷所見》云:勸學文言“書中自有黃金屋”自 斯言 一 入於 胸,未 得志時 已,惟 以 金多 爲 榮 矣。
  • 宰相須用讀書人。《宋史太祖紀》。
  • 一日爲師,終身爲父。《元曲》。
  • 讀書百徧,其義自見。《魏志・王肅傳》注。
  • 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。《老子》不出戸,知天下。俗語本此。

勸爲善則曰:

  • 舉頭三尺有神明。《南唐書》徐鉉語。
  • 住場好,不如肚腸好;墳地好,不如心地好。《癸辛襍志》。

勸安命則曰:

  • 憑天所斷。《晉書・符堅載記》憑天俟時。
  • 天生無祿之人。《元曲》。
  • 錢財八隻腳,生世趕不著。富不可求也。
  • 十年水流東,十年水流西。運至則通地。

戒爲惡則曰:

  • 過路石頭有人掇。言 如 石子 礙路,人 必 掇去之 也。
  • 辣蓼自有辣蓼蟲。卽《詩》剛亦不吐意。
  • 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千里。《北夢瑣言》引古語。

戒詐僞則曰:

  • 弄巧成拙。《傳燈錄》。
  • 弄假成真。《瑣綴錄》。
  • 上樹拔梯。《通俗編》。
  • 水落石出。《蘇東坡赤壁賦》。
  • 越奸越巧越貧窮。詐無益也。

戒多言則曰:

  • 前言不應後語。卽孟子言:不顧行意。
  • 話不投機半句多。《元曲》。
  • 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。《論語》駟不及舌。
  • 嬾狗好條尾,嬾人好張嘴。言能言不能行也。

勸節儉則曰:

  • 屋寬不若心寬。言無財勿造屋。
  • 無有閒錢補笊篱。見《元曲》。

勸安分止足則曰:

  • 量體裁衣。言貴相稱。
  • 賭錢喫酒量家當。卽《朱氏家訓》“勿貪意外之財、勿飲過量之酒”意。
  • 人心不足蛇吞象。羅洪先詩本《山海經》。
  • 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。《文選・鷦鷯賦》上方不足,下比有餘。
  • 一飲一啄皆有前定。不可强得也。
  • 人無千年好,花無百日紅。日中則仄也。

戒妄取則曰:

  • 君子不奪人所好。《指月錄》。
  • 得人錢財,與人消災。《元曲》。
  • 君子愛財,取之以道。《五燈會元》。

戒爭訟則曰:

  • 悗聲大發財。悗,母本切。今俗音悶,卽“忍一忍,喫不盡”意。
  • 嗔拳弗打笑臉。《五燈會元》。
  • 一箇半斤,一箇八兩。言一般見識也。
  • 相罵無好言,相打無好拳。猶可說也。
  • 一字進衙門,九牛拔不出。悔無及也,見《普燈錄》。
  • 氣死弗可打官司,餓死弗可做盜賊。言必遭刑責也。

戒安佚則曰:

  • 不受苦中苦,難爲人上人。慮患則達也,見《元曲》。
  • 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。死於安樂也,見《鶴林玉露》引諺

論處家則曰:

  • 家有千金,不如薄技在身。貴有諸己也。
  • 娶箇新婦,賣箇兒。孝衰於妻子也。
  • 娘飯香,夫飯長,兄弟飯,莫思量。母家難恃也。
  • 兄弟姊妹,各人自類。男女異業也。
  • 喫弗窮,著弗窮,算弗到,一世窮。用度無節也。
  • 種田錢,該萬年;生意錢,六十年;衙門錢,一塳煙。悖入悖出也。
  • 管顧弗勤,吵亂四鄰。慢藏誨盜也。
  • 家中三件寶:濫田、醜婦、破絮襖。人不嫉娼也。
  • 千年宗,萬年族。緩急可靠也。

他如:

論人情物理則曰:

  • 隨鄉入鄕。貴從俗也。《范成大詩》。
  • 女生外嚮。當從人也,見《白虎通》。
  • 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。義從夫也,見《埤雅》。
  • 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生兒打地洞。子肖其父也。《普燈錄》作“緣屋棟”。
  • 外甥多類舅。氣所孚也。《容齋隨筆》。
  • 一歲肖狗,千歲肖狗。少成若性也。
  • 桑枝從小壓。教子齠齓也。
  • 月裏崽老不可竦,新娶老婆不可寵。教子嬰孩,教婦初來也。謂幼孩曰崽老,崽,俗音嘶。
  • 三子出一豹。多男,可喜亦可懼也。《癸辛襍志》作彪。
  • 兒要親生,田要冬耕。凡事宜豫也。
  • 隔重肚皮隔重山。同父異母常難處也。
  • 生兒防老,積穀防饑。子宜養父也。
  • 不郎不秀。無執業也。《畱青日札》元時,稱人以郞、官、秀才爲等第一說,卽詩不稂不莠。
  • 獨隻皮鞋摑不響。勢不敵也。
  • 官無悔筆。不可錯也。《譚概》。
  • 窮官抵富戸。祿不薄也。
  • 瞞上不瞞下。背公黨惡也。
  • 無針不引線。事必有因也。
  • 有麝自然香。誠則形也,見《元曲》。
  • 板板六十四。定理不易也。《豹隱紀談》鑄錢每一板六十四文,乃定例也,多一文則爲私鑄。
  • 近火前燒。勢所必及也。
  • 遠水不救近火。無能爲力也,見《韓非子・說林》。
  • 樹倒猢猻散。失其所恃也,見《談藪》。
  • 養虎遺患。寇由自致也,《史記・項羽紀》。
  • 神差鬼錄。妖由人興也。
  • 神出鬼沒。技可通神也。《黃石公兵略》。
  • 青大白日。明且清也。本云青天白日,葢由一人誤讀,眾從而效之耳。
  • 風聲草動。常自驚也。
  • 隨風倒舵。心不定也,見《禪宗語錄》。
  • 𢳀風捉影。不足信也。
  • 擔泥填井。事難成也。
  • 雪上加霜。怨難平也。
  • 雪中送炭。真仁人也。
  • 有天沒日頭。無良心也。
  • 花言巧語。人所輕也。
  • 借花獻佛。徒損人也。
  • 佛面刨金。貪不情也。
  • 飛簷走壁。技通神也。
  • 啞喫苦瓜。難告人也。
  • 斬草除根。不留情也。
  • 路上只可栽花,不可栽剌。宜解紛也
  • 千年田,八百主。業無償也。《五燈會元》。
  • 日餧貓,夜餧狗。事有章也。
  • 屋倒連夜雨。數奇有悔也。
  • 火燒眉毛眼下緊。急不能待也。
  • 宰相肚裏好撐船。量如江海也。《水東日記》。
  • 强將手下無弱兵。下觀而化也。
  • 神仙難斷粢粒價。物無定價也。
  • 依樣畫壺盧。不可認真也。《續湘山野錄》。
  • 有箇壺盧畫箇圈。語必有因也。
  • 𠡒東瓜畫壺盧。譏失真也。
  • 大樹按丈竿。不足徵也。
  • 捉著封皮當信行。虛無憑也。
  • 平地打滑澾。掉以輕心也。
  • 上梁弗正下柱差。宜反身也,《楊泉物理論》參差,俗語本此。
  • 斧頭喫鑿,鑿喫樹。勢相逼也。
  • 大蟲口裏剜碎肉。何所得也。
  • 狗口無有好象牙。斷可識也,《抱朴子》牙不出鼠口。
  • 麻狸過,打黃狗事無及也。
  • 豬來窮,狗來富,貓來拔直過。驗往昔也。
  •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觀後曰也。
  • 只重衣衫不重人。有賢不識也。
  • 人善得人欺,馬善得人騎。人情之薄也。
  • 有錢能使鬼行磨。爲富則惡也,見《錢神論》《幽明錄》。
  • 鬭風點火,自燒身。孽由自作也。
  • 落水求人救,上岸討包布。無厭之索也。
  • 甲子乙丑,拏弗到手。無底之壑也。
  • 儇人做牙,獃人做抱。自取縛也。
  • 豬到喫豬頭,羊到喫羊頭。唯利是視也。《容齋四筆》兩商人入神廟,其一陸行,欲晴,許賽以豬頭;其一水行,欲雨,許賽以羊頭。神顧小鬼言,晴乾喫豬頭,雨落喫羊頭,有何不可。俗語本此。
  • 熱鑊孔著把,冷鑊孔著把。平視彼此也。《五燈會元》冷處著把火,俗語本此。
  • 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。不以貨財爲禮也,蘇黃詩俱用之。
  • 緣繩落地,敲鑼沒趣。同事之恥也。
  •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。譏自恃也,朱灣《戲擲籠籌》詩。
  • 三十六相,走爲上相。笑無智也,《齊書・王敬則傳》三十六策,走爲上計。
  • 蝨多不癢,債多弗愁。莫可爲計也。
  • 頭痛灸頭,腳通灸腳。急則治標也。
  • 有病不治,常得中醫。食飲宜調也,《漢志》引諺。
  • 閒事莫管,㕑到三盌。省事加餐也。《苕溪叢語》載諺:聞事莫說,問事不知,閒事莫管,無事早歸,豈有不省事乎。
  • 將酒勸人,竝無惡意。所以盡歡也,李昌齡《樂善錄》。
  • 喫食自家門風,相喚自家禮儀。非以觀美也。
  • 輕人自輕自,重人自重自。出爾反爾也。
  • 㫄觀者明,當局者暗。臨事貴問也。
  • 看事容易,做事難。勿爲高論也。
  • 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。有定識也,事見《風俗通》。
  • 工夫深,鐵杖磨細針。勤之積也。
  • 一法通,萬法通。貫以一也,《莊子》云:通於一,而萬事畢。

其無關勸戒者,不悉錄焉。

農家諺

  • 楊桃無䠞,一歲三熟。《廣博物志》引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楊桃,五月十月熟,諺曰云云。
  • 雨花毛。《蘇軾詩》毛空暗春澤,自注:蜀人以細雨爲雨毛。案:俗語本此,又云:雨前雨毛無大雨,雨後雨毛不肯晴。
  • 冬雪要光,春雪要摏
  • 雪等雪。《湘素襍記》雪詩用“待伴”、“羞明”,皆俗語。《張伯雨詩》山畱待伴雪,今俗言“雪等雪”,卽此。
  • 雷雨頭,擡浪腳。本作蛋浪,凡雷雨先大後小,潮雨先小後大,故俗語云然。
  • 鬭風雷雨順風擡。
  • 烏豬爭河。《太平御覽》引黃子發《相雨書》天河中有雲如浴豬豨,三日大雨,謂之黑豬渡河。
  • 夜開天獨日晴言夜晴不久復雨也。
  • 乾星照溼地,落雨落弗洎。弗洎,言速也。姚寬《西溪叢話》引諺云:乾星照溼土,來日依舊雨。與此諺合。
  • 久晴逢戊雨,久雨望庚晴。見婁元禮《田家五行襍占》。
  • 春霜不可露白,露白便要赤腳。言春月霜白,主雨也。
  • 清明斷雪,穀雨斷霜。《吳下田家志》。
  • 小滿不滿,芒種不管。《月令廣義》。
  • 夏至起西北,曬死搖篩竹。又云:半南半北,不到稻熟。
  • 立秋發霧,晴到白露。
  • 秋雷僕僕,大水沒屋。《太平志》。
  • 六月秋,趕緊收。七月秋,慢慢收。《太平志》。
  • 處暑若無雨,白露枉來霖。《紀厯攛要》。
  • 雲護中秋月,雨打上元燈。《月令廣義》言其相應。
  • 十日雨連連,高山也是田。《太平志》。
  • 分了社晚稻大頭把,社了分晚稻大株根。《月令廣義》載此諺稍異。
  • 若要穀價平,四季甲子都要晴。《太平志》。
  • 初三初四畫眉月,十五十六兩頭紅。十七八,婆下髮。十八九,坐以守。二十長長,月上一更。廿一難算,月上更半。廿二三,月上山頭中半擔。廿五六,月上山頭炊飯熟。《邇俗編》杭州 覘 月出早遲 諺云:十七八,略撘撘。十八九,坐等守。二十亭亭,月上二更。《太平志》云:二十長長,月上一更。廿一難算,月上更半。月上山,潮到灘。月兒仰,水漸長。月兒側,水無滴。俱與黃俗稍異。今案:兩頭紅者,日落、月出也。婆下髮者,婦將眠也。中半擔者,半夜也。炊飯熟者,言與天明只差炊五斗黍時也。

正月諺云:

  • 三八晴,好年成。謂初八、十八、廿八,三日也。或曰:謂初三、初八。

又云:

  • 正月雷趕雪,二月落不歇。

二月諺云:

  • 未過驚蟄響雷鳴,一日落雨一日晴。

三月諺云:

  • 清明長長節,醉夏日中歇。

四月諺云:

  • 初二落雨塘底坼,初三落雨巖曬砉。謂主旱也。

五月諺云:

  • 喫過端午糉,寒衣遠遠送。

六月諺云:

  • 六月著袷襖,隄岸好種稻。猶清和也。
  • 二十分龍廿一鱟,拔了黃秧種綠豆。言分龍次日見虹,必旱也。

七月諺云:

  • 雨打秋頭,廿日旱言。立秋前日,忌雨也。
  • 雨打立秋,萬物一半收。言立秋有雨,主歲熟也。
  • 橫河對焦坑,白米飯冬瓜羹。橫河對石櫃,白米飯紅芽芋。是時旱禾已穫,瓜芋俱成,故云。

八月諺云:

  • 白露花麥,寒露菜。花麥,即蕎麥。

九月諺云:

  • 九月十三晴,釘靴掛斷繩。俗以九月十三爲釘靴生日。是日晴,主冬無雨。

十月諺云:

  • 十月中梳頭,喫飯當一工。言天日短。

又云:

  • 十月一箇夏,嬾婦凍弗怕。言氣候有煖時也。

十一月諺云:

  • 寒天雞,半夜啼。

又云:

  • 早界陰霜,晚界開。晚界陰霜,雨便來。

又云:

  • 冬至月頭,賣被買牛。言氣煖也。
  • 冬至月底,賣牛買被。言氣寒也。
  • 冬至月中,日風夜風。言多風也。

又云:

  • 西風頭戴鐵,弗是雨便是雪。言時遇西風,輒多雨雪也。

十二月諺云:

  • 一日脫出膊,三日頭凍縮。

又云:

  • 廿四抌塳壅,廿五趕長工。言傭者於此歇工也。

童謠

  • 甯自負人千石之粟,不願負人猴頭羹臛。《御覽》引沈瑩《臨海水上記》曰:安家夷 皆 好 噉 猴頭羹,諺言云云。杜文瀾《古䚻諺》引作“千石之羹”。
  • 謳韶車,十八進士共一家。《案》宋・咸湻 元年,阮登炳榜,黃巖 登 進士 者 十八人。車若春 與 焉若春 爲 玉峯 雙峯,從兄弟 諸同年 皆 謁於 其家。故 童諺 云然,非 車氏 有 十八進士 也。《舊志》載:車氏 進士,寶祐 元年,車堯;四年,車景壽;及此年,車若春 凡 三人;又 湻熙 十六年,車九齡;及 咸湻 末年 垓,即雙峯。皆 特科 進士。
  • 洋山青,出海精。《舊志》洋山,即 洋㠘 也。山頂 不 生草,有 草 則 海濱 不靖。諺云:洋山青,出海精。方國珍 生於 此。其亂也,洋山 草 青焉。今人 稱 方 爲 楊山種 者,誤 以 洋 爲 楊 也。《太平志》云:洋㠘 者,近海 童山 也。仁宗 延祐 六年,忽 草木 鬱然。是歲,國珍 生 里中。有 洋山 青,出 海精 之謠。《台郡識小》云:元末 童謠,珠山 青,出 海精。未幾,方國珍 兵起。考:青珠山 在 海中,臨黃 交界 處。見《秦大令新志》。案:《赤城志》以爲 在 甯海縣 海中,或 兩山 而 同名 歟。
  • 燕,燕,飞上天。天門關,飛上山。山頭平,好種菱。菱出角,好種粟。粟抽芽,好種茶。茶結子,好種柿。柿乃烏,摘箇豔大姑,摘箇豔小姑。案:《明詩綜》台州 塘下 戴某 與 方谷真 婚。戴氏 將 敗,童謠 云:塘下戴,好種菜。菜開花,好種茶。茶結子,好種柹。柹蒂烏,摘了大姑摘小姑。《太平志》云:相傳 戴 未 抄沒 時,童謠 云:老鴉呌,相公到。到何方,到南塘。塘下戴,好種菜。菜開花,好種瓜。瓜抽藤,好種菱。菱殼烏,摘箇大姑,摘箇小姑。俱 與 今 童謠 小異。
  • 搖阿搖,搖到蔡家橋。蔡家橋裏好人家,四扇大門八朵花。紅綢鞋,白腳紗。好好奶 嫁與 籬𦄋綴。《赤城志》蔡家橋 在 二十三里,舊名 回浦橋,架以 木,行旅 危苦 之。端平 末,蔡與(興)龍 以 義旅勤王 封侯,賜第 回浦。遂 累石 爲 橋,弟 與(興)虎 董厥 事 橋成,建堂 栖旅,命名 宏濟,行者 德之。迄 明・宏治 丁巳,方石 謝先生鐸 修志,侯冡孫 延安、守祥,白 祖 遺蹟 於 郡伯,陳公 相摭 里父言 及 童謠 錄之。案:所謂 童謠,疑 即此 也。
  • 點點班班,班過南山。南山北斗,鮎鰗張口。四十弓箭,羊毛被線。半邊 鼓馬 蹄腳,驢蹄 馬蹄,斫隻 狗腳蹄。案:《明詩綜》載:童謠云:貍貍斑斑,跳過南山。南山北斗,獵迴界口。界口北面,二十弓箭。《靜志居詩話》此 予 童稺 日偕 閭巷 小兒 聯臂 蹋足 而 歌 者,不詳何義,亦未有驗。今案:吾邑童謠與此小異。
  • 靈龜落水,狀元抹嘴。案:縣北 唐門山 在 澄江 之滸,山形 如 龜。相傳 朱子 云:江水 環繞 此山,則 邑中 必 出 狀元。故 童謠 云然。抹嘴者,言多也。近 議 建 牐 於此。其 謠 將 驗 矣。
  • 沒有粥,祇喫湯。沒有米,祇喫糠。弗要慌,弗要忙,肚顑呼紺切,不飽貌。俗 轉 入聲到西王。乾隆 初,里人 王鳴旦 好施,常 飯 飢民,故童謠云然。鳴旦,附貢。培 槐祖。
光緒黃巖縣志_謠諺.txt · 上一次變更: 2024/03/01 11:22 由 benoj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