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==== 清・光緒黃巖縣志・卷之三十二・風土志二・土產 ====== ===== 榖之屬 ===== | 稻 | 《臨海異物志》云:丹𨚑穀,夏冬再熟,言其土所宜也。夏熟者曰早禾,冬熟者曰晩禾。其最早者曰六十日,次早者曰早紅、曰早白,皆六月熟。曰高洋白、曰長紅,七月熟。曰矮紅、曰遲稻、曰八月白,皆八月熟。曰寄生,亦曰寄晩、曰金成,九月熟。曰晩稻、曰香秔,亦曰香秈米,十月熟。而最遲者曰遲青,一名冬青,有紅、白二色,十一月熟。皆秔也。其黏者曰稬,亦有數種。曰早稻稬,六月熟。曰烏嘴稬、曰白嘴稬、曰白榖稬、曰黃稬,皆八月熟。其十月熟者,亦曰黃稬、白稬。黃者釀酒良。案:《赤城志》又有旱稜宜旱,倒水賴宜水,矮子稬以穗短而稱。《舊志》秔有白散、有烏散、有旱稜、有水稜,蓋即倒水賴、有隨犂歸,即六十日之類,今謂之三夜齊,又謂之搖掽落。又有縮頭紅、嚴州紅、湖廣白、占城諸名,占城種出占城國,疑即金成。稬有烏節稬、胭脂稬,曰冷水秫、曰雪裏開,冬月種,夏初收。 | | 麥 | 有大、小二種。大麥,麰也。小麥,來也。來有二種:一曰䅘,亦曰粒麥,可飯。一曰小麥,可麪。粒麥 色 微赤,小麥 色 白。《赤城志》云:小者,有赤、白二色,謂此也。又一種曰蕎麥,秋花冬實。 | | 麻 | 有黑、白二色,胡麻,可飯。油麻,可壓油,亦名曰脂麻。大麻,可為乳酪。 | | 粟 | 有雞爪粟、狗尾粟,皆色黄,不黏。其黏者曰高粱粢,色紅。又一種曰苞粟,俗名珍珠米,穗大,一握,粒如豆,色黃。案:《舊志》有黍、稷,而無粟。蓋以粟之黏者為黍,不黏者為稷也。今按:黍、稷北產,非吾邑所有,故削之。 | | 豆 | 《赤城志》云:有赤、白、紫、褐、黑五色,又有形如虎爪、羊角或刀鞘者,又一種名白扁豆,生籬落閒,可藥、可食。一種名蠶豆,蠶熟時有之。案:今有川豆、寒豆、赤豆、綠豆、蛇豆、豇豆等名,又《舊志》云葛豆,俗呼為刀鞘。 | ===== 蔬之屬 ===== | 芥 | 《赤城志》一名水蘇,有紫芥、黄芥、青芥、油芥數種。出石罅者曰山芥,味極辛。《舊志》云:即辣芥,又有冬芥,宜羮。花芥,宜菹。又一種名蕭菜,以薑、鹽菹食之,謂之辣菜。 | | 菘 | 《赤城志》大曰白菜,小曰菘菜,又有白頭、牛肚、早晩等數種。案:秋末採者曰白菜,周顒所謂“秋未晩菘”是也。有扁白、茶匙白二種。扁白宜羮,茶匙白宜菹。春冬採者曰黃芽菜,出小南門者,心實如拳,味最美。 | | 波稜 | 《赤城志》葉尖,理細如波紋。《劉禹錫嘉話》云:出頗棱國,有僧攜子而至,俗譌為波稜。案:《唐・西域傳》貞觀十一年,泥婆羅遣使入獻波稜菜,非頗棱也。案:《唐會要言》波薐菜類紅藍,以其根紅而葉青也。和豆腐、作羮最佳,故俗名和尙菜。 | | 蒿 | 《赤城志》一名同蒿,又有蔞蒿,葉細而香。案:此即俗名蒿菜者也。 | | 薺 | 《赤城志》有花薺、紅薺二種。案:薺,多産於田閒,故俗名田薺,閒採以飼豕。 | | 韭 | 《赤城志》一名草鍾乳,《四時纂要》云:一翦一加糞,歲不過五翦云。 | | 蕨 | 《赤城志》爾雅曰:蕨虌,郭注:初生者可茹,江南謂之“虌”,土人多以配筍焉。案:《金華志》云:出粉,即蕨粉。 | | 胡荽 | 《赤城志》一名元荽,《幼幼新書》又云:鵝不食草。 | | 萵苣 | 《續博物志》云:出萵國,有毒,百蟲不敢近。 | | 莙薘 | 《赤城志》其莖和灰汁,可澣衣。 | | 芹 | 案:有水芹、旱芹二種,閒有採食之者。 | | 葱 | 《赤城志》四時有之,惟冬其白愈長。案:有虎爪、四季等名。 | | 苦蕒 | 《赤城志》《字書》曰苦𦼫,蠶婦所忌者。案:《杜工部詩》苦蕒,刺如針。 | | 筍 | 《赤城志》有早筀、晩筀、江南、含肚、石筍、箭筍、燕筍、鞭筍、苦筍等種。案:吾邑筍多種,秋、冬産土中者曰冬筍,至春出土肥大者曰春筍,皆茅竹萌,產黃土山者最佳。夏產者曰筋竹、石竹、焦殻等筍,夏末產者曰鞭筍,則竹根之萌也。簩𥯨、笪竹等筍,皆味苦,不中食。 | | 莧 | 《赤城志》有五種,赤、白、紫三色,又有馬莧、五色莧。今案:莧能傾葉向日,與葵類,其根莖可菹。 | | 葫 | 《赤城志》大蒜也,又謂之葫蒜。 | | 蘇 | 《赤城志》有紫蘇、花蘇、板蘇三種。 | | 蒜 | 《古今注》卵蒜也,俗謂之小蒜。《爾雅翼》云:大蒜為葫,小蒜為蒜。案:土人謂之撬槌,以劚自土中,而形似槌也。 | | 薤 | 《赤城志》似韭而葉闊,多白。今案:俗名素葱,以僧家食之也。 | | 薑 | 《說文》作䕬,禦溼之菜,辛而不葷者也。《本草》云:出臨海章安者佳。案:今黄巖山圃俱植之。 | | 萊菔 | 《赤城志》俗名蘿蔔,宜於沙地出,黃巖潮漈者尤大。案:土人謂之菜頭,出沙埠者佳。又一種胡蘿蔔,色赤、味甜,出藥山者佳。 | | 石花菜 | 見《舊志》。 | | 木耳 | 《赤城志》生木上,又有生石上者曰石耳,生水上而細者曰天花蕈。 | | 蕈 | 案:香蕈出黃巖溪山中,稻秆蕈處處多有之,皆可茹。天雷蕈、野蕈有毒不可食。 | | 芋 | 《赤城志》若蹲鴟謂之芋魁。案:今有水芋、燥芋二種,有紅芽芋、白芋、薑芋等名,產沙埠者佳。 | | 瓜 | 《赤城志》有冬瓜、秋瓜、瓠瓜、稍瓜等數種,《舊志》有王瓜、甜瓜、西瓜、絲瓜、錦荔枝瓜、香瓜、南瓜、北瓜。今案:瓠瓜,即壺盧,俗名瓜𤬏蒲。又有一種名蒲瓜,似瓠,差小而長。王瓜當作黃瓜,一名刺瓜,有刺,色黃,非《月令》王瓜也。甜瓜,產於田,當名田瓜,可菹。又有沙瓜、飯瓜、金墪等名,香瓜,俗名美女瓜。絲瓜,俗名天羅絲。老則實如羅絲,不可食。錦荔枝瓜似荔枝而大,色紅。南瓜,俗名南京瓜,實大如盋。北瓜差小,俗名北岸瓜,以來自江北也。 | | 苔 | 《赤城志》生海水中。《舊志》一種溪生者味佳。案:生海中者名飯苔,可菹。生溪中者名溪苔,味淡,可齏。及和糖肉以饀餅餤。《風土記》曰石髪,水苔也,青綠色。 | | 紫菜 | 《赤城志》莖纖而稀,生海崖石上,土人以春初者為貴。《吳都賦》綸、組、紫、絳。注:紫,紫菜也。 | | 海藻 | 《赤城志》生海中,又一種甚大,俗名大菜。又一種細而紫色,名鹿角菜。 | | 茄 | 有紫茄、白茄二種,又有辣茄,色正赤,味辛。土人齏之以和肉豆,名辣茄醬。 | | 山藥 | 即藷也,一名薯蕷,根圓而長,可飯、可藥,故名山藥。又一種名藷藥。《赤城志》云:一名玉延,其下品曰水藷藥,又一種紫黃色,曰虎掌藷,以形似故名,多出黃巖。案:俗讀藷若時。 | | 番藷 | 藷類本出番中,故名。今西鄕、沙埠諸山及海宕、塗田俱種之,產黃土山者佳。土人縷切、曬乾,儲以為糧,曰番藷絲。可以備荒,煮熟、臠切、乾藏曰番藷切,搗碎、水漬、漉粉曰山粉,功用甚普。 | | 茭手 | 《赤城志》生浦中,束其葉可為薦藉。有白色者,其根號茭手,可食。《舊志》即菰也。案:亦名茭筍,以其味如筍也。 | ===== 果之屬 ===== | 梅 | 《赤城志》多種,花白者為盛,餘則有綠萼梅、紅梅、雙梅、香梅、干葉梅、夏梅、寒栴,其實之酸則一也。《舊志》一種,花生實熟名曰相見梅。 | | 落花生 | 出藥山者佳。 | | 桃 | 《赤城志》多種,皆夏熟。惟紫桃,一名崑崙桃,以秋熟。更有名寒桃,以十月熟。又有實小如梅者,曰御愛桃。又有水密桃、緜桃、餅子桃。其無實者為碧桃、緋桃。《園藕舊志》一名地蠶。 | | 李 | 《赤城志》花與棃花類,有綠李、蠟李、朱李、紫抹李數種。案:出卧虎山 地藏菴者最佳。 | | 杏 | 《赤城志》花類紅杏。 | | 銀杏 | 《赤城志》本名鴨腳,後以其色白,易今名。 | | 棃 | 《赤城志》花雪白,有雪棃、梅棃、青消棃、糖棃、算珠棃等數種。案:雪棃二種,早稻雪,七月熟;晩稻雪,十月熟。出江田者最佳,蒸食治痢。 | | 枇杷 | 《赤城志》葉陰密不凋,冬花夏實。 | | 蓮 | 《赤城志》花有紅、白二種,皆結子。愛花人家掘地為池,植之以供賞玩。種田中陂塘者少。 | | 安石榴 | 《赤城志》花有單葉、百葉,一種號花石榴,藏其實,至冬不壞。 | | 橘 | 《赤城志》花甜香,有乳橘、朱橘等種。案:乳橘有三種,九月熟者曰早橘,十月熟者曰密橘,細者曰金彈,亦名金柑。《赤城志》云:黃色如彈丸,一名羅浮。陳景沂《全芳備祖》書韓彥直橘譜後曰:韓但知乳橘出於泥山,不知出於天台之黃巖也。出於泥山者固奇,出於黃巖者尤天下之奇也。 | | 柑 | 《舊志》有花柑、朱柑、金柑,惟乳柑最佳。《廣輿記》載:黄巖乳柑,元檢閲林昉有記。案:乳柑,即密橘、早橘,出江田者最佳,宋元時錫貢金柑即金彈。 | | 奈 | 似林擒而大,一名頻果。 | | 橙 | 《赤城志》皮辛,色黃。有青橙、縐橙、香緜橙等種。案:青橙,鹽藏,可以和五味。《蘇東坡詩》所謂“橙切香黄 蠏正肥”也。 | | 朱欒 | 《赤城志》實大如甌,理粗而皮厚,其瓣堅,酢不可食。俗呼沙柑,又有香欒密覃二種。 | | 柚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注》云:似橙實,今土產大者如甌盂。 | | 榧 | 花實相續而生,山中多有之。 | | 楊梅 | 子如彈丸,正赤,五月中熟。熟時似梅,其味甘酸。見《臨海異物志》《赤城志》近歲土人所植,多大而甘。 | | 櫻桃 | 《赤城志》一名荆桃,一名含桃,一名鸎桃。《呂氏春秋》以鸎嘗含其實,故名鸎桃。案:今俗名櫻珠,以其實如珠也。 | | 菱 | 《赤城志》有牛頭菱、綠菱、三角菱等數種。 | | 林檎 | 《赤城志》本名來禽,俗呼花紅。案:花似海棠而不甚紅,實如奈而小。 | | 蒲萄 | 《赤城志》二種。紫者微酸,青綠者甘,甘者名水晶,味尤勝。 | | 栗 | 《本草》云:相傳有人病足,往其下食數升,即能起行。《赤城志》小者號芧栗。 | | 榛 | 《赤城志》似栗而圓小,又有二種曰鉤栗,俗呼巢鉤。《案》今俗訛為茶鈎,材中梁柱。 | | 棗 | 《赤城志》有馬頭棗、鐘棗、鹽官棗數種。又一種名𣗥子,實小而圓。 | | 柹 | 《赤城志》有紅、綠、烏、黃數色,及牛嬭、八棱、無核、丁香等種。案:紅者名紅朱柹,青者名醂柹,醂則可食也。又一種名椑,形似柹,青黑色,一名綠柹,見《赤城志》。 | | 葧薺 | 生水田中,一名地栗。 | | 楊桃 | 《赤城志》《臨海異物志》云:似橄欖,其味甜,五月、十月熟,色青黄,其核似棗,蓋今山棗。又一種名羊桃,本草名藤棃,或名獼猴桃。案:俗言猢猻不食藤棃。 | | 葛 | 《赤城志》春生苗,引蔓,根大如臂。案:可漉粉。 | | 木瓜 | 一名木棃,比宣城為下。又一種名本桃,冬月開花結實,秋熟。黄而香,瀹湯可以代茗,即詩所謂“投我以木瓜,投我以木桃”者也。 | | 芡 | 《赤城志》俗名雞頭,陂塘閒有種者。 | | 甘蔗 | 《赤城志》有竹、荻二種,出黄巖亢山等處。今上山童最多。案:六都甘蔗亞於閩産,餘不甚大,處處種之。 | | 茨菰 | 《赤城志》即鳬茨。《東漢書》作鳬茈,葉有稏,如燕尾,生水田中。今黄巖為多。 | | 金荳 | 可點茶。案:《赤城志》金柑小如豆者為金橘,以漬蜜佳。 | | 雞橘 | 《臨海異物志》子如指頭大,味甘,永甯界中有之。 | | 烏那飯 | 《玉環志》可燒白炭,銀匠必用之,子亦椒黑色,亦可食。 | | 山機烏 | 《玉環志》又名林子,結黑子如蠶豆,有核,可食。 | ===== 藥之屬 ===== | 黄精 | 九蒸九暴而食,俗有“九蒸九曬黄精乾”之諺。 | | 茯苓 | 《赤城志》松脂入地而生傍根者為茯神。 | | 术 | 《赤城志》白者葉大有毛,甘而少膏;赤者反是。以飛子,野生者為佳。《杜光庭空明洞詩》“芝术迎風香馥馥”是也。 | | 地黄 | 《赤城志》有三種,以水浸試,其浮者曰天黄,沈者曰地黄,半沈半浮者曰人黄,然人黄為下。 | | 薏苡 | 形如珠而稍長,俗名大麥珠。其種則馬伏波 自交阯攜來者也。 | | 天門冬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謂之蘼,一名虋冬,夏生白花,秋結黑子。又一種名麥門冬。 | | 茱萸 | 《赤城志》似椒而淺青色者曰山茱萸,粒大而黄色者曰吳茱萸,又有一種紫色,九日人以泛觴。 | | 天南星 | 《赤城志》葉兩頭相抱,穗似榴子,根似芋而圓如蒟蒻。 | | 卷柏 | 《赤城志》叢生石上,以葉似柏卷故名。又有一種名側柏,見《舊志》。 | | 牽牛子 | 《赤城志》有黑、白二色,蔓生籬落閒,一名鼓子花,碧色。陶宏景云:此藥始出“野人牽牛以易之”故名。 | | 蛇牀子 | 《赤城志》一名蛇米,每枝上有花頭百餘,結同一窠。 | | 車前子 | 即《詩》芣苢也,俗呼為蝦蟇衣。案:陸德明引韓詩直曰:車前,瞿曰芣苢,謂當道者曰車前,生道旁者曰芣苢也,然實一種。 | | 草烏 | 《赤城志》出蒼山決明子。《赤城志》葉似苜蓿而大,實似馬蹄者號馬蹄決明,又有草決明。 | | 菖蒲 | 《赤城志》生石罅者曰石菖蒲,葉細。生陂澤者曰水菖蒲,葉微大。案:端午日俗以菖蒲根為齏,和酒飲之,傳稱文王嗜昌歜,周禮籩 實有昌本,即菖蒲菹,是古人固食之矣。 | | 何首烏 | 《赤城志》赤者雄,白者雌。本名交藤,因何姓服之首烏故名。 | | 葶藶 | 《赤城志》《月令》孟夏蘼草死,注云:蘼草,薺、葶藶是也。 | | 益母草 | 即茺蔚,二月生,苗如嫩蒿,入夏漸高,至三四尺,葉尖,岐莖四棱有節,生穗,四五月開小花,紅紫色。亦有白色者,夏至後枯。 | | 枸杞 | 一名王母杖。 | | 艾 | 《赤城志》俗名蓬蒿,土人於重午前一日,收其葉以製藥。 | | 香附子 | 《赤城志》叢生道旁,一云蓑草。案:俗名田韭薑,故諺云“在家香附米,出門田韭薑”猶言“處為遠志,出為小草”也。 | | 苦參 | 《赤城志》根黄,莖並生,一名水槐。 | | 骨碎補 | 一名猢猻薑。唐明皇以其主折傷有奇效故名。 | | 乾葛 | 春生苗,七月著花,五月采根,曝乾用,氣味甘辛。見《本草述》。 | | 百合 | 《赤城志》入花屬,云:紅白色,根如胡蒜,疉生二三十瓣,又有川百合,先實後花,杏黄色,上有黑點如灑墨然。 | | 金銀花 | 蔓生人家籬落閒,始開色白,久而色黄,故名。 | | 薄荷 | 《赤城志》作婆荷。案:字本作蔢。《玉篇》藥草也。上步卧切,下火个切,今俗語正作此二音。 | | 旋覆花 | 二月生苗,長一二尺,莖似紅蘭而無刺,葉花皆如菊,六月開,黄金色。 | | 牛蒡子 | 《赤城志》入蔬屬,云:三歲一花,根可食,土人以中元日脯之。 | | 兔絲子 | 夏初生,苗如細絲,得他草便則纒繞而上,其根自斷,無葉有花,白色微紅,結實如粃豆而細。 | | 馬藺 | 即蠡草也。叢生,二三十莖,苗高三四尺,葉似薤而長,厚葉,中抽莖,開紫碧花,五月結實作角,子如麻大,赤色,有棱,名蠡實。 | | 元參 | 《赤城志》陶宏景云:道家用以合香。 | | 蔓荆子 | 生山野閒,其本心方,其枝對生,葉如榆,一枝或五或七,長尖有鋸齒,五月開花成穗,紅紫色,子有白膜皮裹之。即俗所謂“黄荆條”者,名牡荆。世相承以為蔓荆者,誤。見《本草述》。 | | 蒲公英 | 即黄花地丁,小科布地,四散而生,莖葉似苦苣有細刺,斷之有白汁,四時常有,花如單菊而大,色黄如金錢,花罷飛絮,中有子,落處即生。 | | 橘皮 | 有青、陳二種,又初生即落者名小青皮。 | | 石斛 | 《本草》台溫亦有之,以廣南者為佳。案:生高山絕壁者,俗名釣蘭,即鮮石斛也。 | | 羊蹄 | 一名蓄,或又名。見《赤城志》。案:今俗訛為羊皮菜,又一種名癬大黄,治癬良。 | | 海桐皮 | 葉如梧桐,花附幹生,側敷如掌形,若金鳯有刺,或云即刺桐也。《陳翥桐譜》云:刺桐,生山谷中,紋理細緊,性喜坼裂。 | | 覆盆子 | 以老者食之,可温水臓,故名。 | | 大戟 | 生澤中,春芽莖高尺許,直而空中有白漿,葉似柳,花似杏而黄,其根皮黄,肉黄白色,狀似細苦參,見《木草述》。 | | 香薷 | 薷,同葇,音柔,俗作茹,讀若如。 | | 商陸 | 《舊志》《廣雅》云:形如馬尾,有如人形者有神,俗呼章柳。 | | 地膚子 | 即落帚,四野閒多有之,叢生,每窠二三十,莖團團簇擁而上,七月開小黃花,其實地膚也,其莖苗將老,多取為苕帚。 | | 黃連 | 《赤城志》狀若連珠,其九節者妙。 | | 山查子 | 查,《本草》作樝。俗云:毛查。又一種名山毛橦,似查而大,橦,直江切。 | | 蜀漆 | 木高數丈,幹如柹,葉如椿,花如槐,實如牛奈子。五六月取汁乾之,狀如蜂房,中孔閒隔,性急易燥,忌熱,須無風陰潤,則易乾,否則不堪入藥,名曰乾漆。出漢中者最善,故名蜀漆。 | | 扶留 | 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藤似木防已,扶留、梹榔所生,相去甚遠,為物甚異而相成,俗曰“梹榔、扶留可以忘憂”,引見《齊民要術》桑螵蛸,《本草》螳螂乳子作房,黏著桑枝上,三月采。 | | 女貞子 | 一名冬青,然與冬青有別,葉微圓而子赤者為冬青,葉長而子黑者為女貞,或云:即蠟樹,寄蟲造白蠟者。見《本草述》。 | | 桑白皮 | 即《詩》所謂桑土,亦作桑杜。 | | 甘菊花 | 案:《本草》莖紫、氣香、味甘者為眞菊,即甘菊也,花大而香。一種莖青大,作蒿艾氣,味苦者名苦薏,非菊也。《舊志》作乾菊,非。 | | 仙人飯 | 《舊志》俗呼山阿娘。 | | 土貝母 | 二月生苗,莖葉青細,似蕎麥,七月閒開碧綠花,狀如百合,斜縣向下。上有紅脈,若人肺然。八月采根,根有黃白瓣,如聚貝子。一種子在根下,白色如芋,連累相著而可分解者,即《詩》言“采其蝱”是也。 | | 五倍子 | 子青,大者如拳。又鹽膚子,即此木上之蟲所造。 | | 蒼耳 | 一名羊負來。 | | 椒 | 紅色者,香勝蜀椒。又有一種名花椒。 | | 苽蔞 | 《赤城志》一名黃苽,《詩》所謂“果臝之實”是也。 | | 五加皮 | 味苦,釀酒可去風。 | | 大小薊 | 案:《爾雅》芺薊,其實荂。郭注:芺,似薊。《本草述》大薊,生山谷。小薊,生平澤。俗呼為茨芥。 | | 茵陳 | 葉似蒿而緊細,經冬不死,因舊苗而生,故名“因陳”然。有山茵陳、家茵陳二種。 | | 荆芥 | 二月布子,生苗,至八月開小花,結穗。 | | 貫衆 | 鳳尾草根,一本而衆枝貫之,故名。 | | 狶薟 | 薟,音軒。一名火杴草。《沈存中筆談》云:世多認“地菘”為“火炊”,考“狶薟”即“豬膏母”,莖直,棱有斑,葉對節而生,皆有細毛,與“地菘”別。 | | 土芎 | 即“芎藭”,視川產為劣,故名土芎。 | | 萆薢 | 《赤城志》莖有刺者根實,無刺者根虛,虛者勝。《本草述》葉似菝葜而大,根如商陸而堅,人以“土茯苓”當之,誤。 | | 絡石 | 蔓生陰溼處,冬夏常青,實黑而圓,六七月采莖葉用。 | | 蓖蔴 | 紫莖,子青褐色,可壓油。《舊志》作“萆蔴子”,入草屬。 | | 龍膽 | 狀似“牛膝”,味苦,故以膽名。 | | 細辛 | 自者良。見《舊志》《本草》根直,色紫,味極辛者眞。 | | 半夏 | 獨莖生,皮黃色,肉白色。 | ===== 花之屬 ===== | 牡丹 | 《赤城志》多種,《歐陽公花品序》云:南出越州。 | | 芍藥 | 多種,亞牡丹。 | | 酴醿 | 《赤城志》一名木香,有花大而獨出者,有花小而叢生者,叢生者尤香。舊傳洛京歲貢酒,其色如之,江西人采以為枕衣,《黄魯直詩》所謂“風流徹骨成春酒,夢寐宜人入枕囊”是也。《舊志》木香有黃、白二種。 | | 海棠 | 《赤城志》紅色。以木瓜頭接之則色白。又有二種曰黃海棠、曰垂絲海棠。垂絲淡紅而枝下向。 | | 巖桂 | 《赤城志》一名木犀,紅者號丹桂。又有黃、白、紫、碧四色,與重臺及四時開者,而黄者尤香。 | | 山茶 | 有紅、白二色,白而千瓣者,人尤重之。 | | 薔薇 | 紅、白二色,枝榦有刺,又有黃色者。 | | 拒霜 | 一名木芙蓉,有紅、白二種,及百葉者。又一種初開白,漸紅,及紫而謝,名醉芙蓉。 | | 山樊 | 《赤城志》極香,木高數尺,北人呼曰瑒花。 | | 丁香 | 有紫、白二色,出海山。 | | 菊 | 《赤城志》有四十餘種。今可記者曰黃、曰白、曰紫、曰御袍、曰金銀、荔枝之類,則取其色。曰甘則取其味,曰毬子、曰玉繡毬、曰金琖銀臺,則取其形之類。曰酴醿、曰桃花、曰茉莉,則取其花之同,至高而獨頭開者曰佛羅菊,狀似嬰兒者曰孩兒菊,高與籬落等者曰東籬菊,自海外得種者曰過海菊,餘不可勝載云。 | | 鐵線菊 | 《府志》云:莖似藤而不曲附,挺然直上,唯以稍抱物若繫結然,故名鐵線花。以四月、十月兩開,一節三蕊,大如菊色,近豆綠。外五大瓣,先放如盤,内則千片結聚,日放一層,故開最久然。不易植,惟分秧壓條可活。 | | 瑞香 | 《赤城志》張祠部以瑞為睡,故其詩有“曾向廬山睡裏聞”之句,而蘇文忠詠此花詞乃云“領巾飄下瑞香風”,俗但稱瑞香。案:有紅、白二種,永甯山中有之。 | | 麗春 | 莖生,花媚而香。 | | 杜鵑 | 《赤城志》俗號映山紅,一曰紅躑躅。案:俗名謝豹花,一種色白者名白杜鵑,世尤珍之,其稍大者名川鵑。 | | 甖粟 | 《赤城志》以狀如瓶甖,其中似粟,故名。《本草》有“甖子粟”,正用此字,俗云“鶯粟”者,誤。《舊志》即“米囊花”,其實名“御米殼”,入藥用。案:今土人於初結實時,刮皮取漿,煎為膏,截竹向火調漿,吸之,名曰烏煙。所以别洋煙也,中人以下多為所惑,由是種蒔徧邑境矣。 | | 金錢 | 深黃,花圓如“赤仄”(Beno按:古代一种外边为赤铜的钱币),俗名“落地金錢”。 | | 虞美人 | 《舊志》似甖粟而花葉皆小,有千葉、單葉二種,紅、白、閒色皆有。 | | 玉簪 | 質素而香,其形似之。 | | 金棣棠 | 淡金色。 | | 迎春 | 一名黃雀兒花,俗名金雀花,根治風病。 | | 雪玫瑰 | 《赤城志》白色,又有紫色者,曰徘徊花。 | | 金沙 | 《赤城志》有紫色者,《黃魯直詩》所謂“紫綿揉色染金沙”是也。 | | 錦帶 | 《赤城志》長條而花綴其上,有若錦然。王元之目為海仙,作詩云“錦帶為名卑且俗,為君呼作海仙花”。 | | 金鳳 | 《赤城志》有數色,狀若飛鳳,又曰鳳仙。案:白者,莖可作菹,俗名鳳仙菜。紅者,曰染指頭花,可染指甲,令赤。 | | 八仙 | 《赤城志》狀如瓊花,八蝶簇一心,又有小蝶簇聚如碧玉者曰玉蝴蝶。 | | 荷包牡丹 | 《舊志》即當歸花。 | | 長春 | 紅色,一名月月紅。案:亦有白者。 | | 金絲蝴蝶 | 葉幹高五六尺,花似蝴蝶面鬚,多黃色,故名。 | | 滴滴金 | 黃色,一名滴露花。 | | 山丹 | 一歲著一花。 | | 木筆 | 《赤城志》初發如筆狀,一名辛夷。見《韓退之感春詩》。 | | 淩霄 | 《赤城志》附木蔓生,有毒。或淩晨仰視,花露滴目,則能喪明。 | | 玉繡毬 | 白圓如毬。 | | 翦金 | 葉分數岐,如翦裁之狀。 | | 木槿 | 《赤城志》詩名舜華,一曰日及花。《施肩吾詩》所謂“但看日及花,唯是朝可憐”是也。 | | 寶相 | 蔓生,類長春。 | | 雞冠 | 其狀似之《佛書》所謂波羅奢花是也。 | | 密槱 | 《赤城志》紅黄色,千葉。歐陽公《牡丹記》作此槱字,俗云密友者,非。 | | 水仙 | 《赤城志》本名雅蒜。黄魯直謂“質可比梅而枝不及”,有“只比江梅無好枝”之句。又有一種曰金琖銀臺。 | | 梔子 | 《赤城志》一作支子,一名鮮支,《上林賦》鮮支,黄礫司馬彪注:鮮支,支子也。《佛書》稱簷蔔花,六出。案:黄魯直云:入出者勝。近有一種,花瓣尤多且大,名川梔。案:俗名水梔花,白色小者,名寸金。又一種名山梔,可以染黃,俗名黄梔。 | | 紫荆 | 群芳譜春開紫花,花謝結子甚扁。 | | 蜀葵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曰:萹戎葵,釋曰:蜀葵也。一種曰夏葵,有紅、白、紫三色。 | | 石竹 | 《赤城志》一名錦竹,頗多種。《李太白詩》所謂“石竹繡羅衣”是也。 | | 午時蓮 | 產田中,花如小錢,開以午時,故名。或移植盆中,供几案玩。 | | 玎𤤮 | | | 鼠柳 | | | 茉莉 | 亦作末利。《翻譯名義》云:末利,此云鬘華。 | | 紫微 | | | 蘭 | 《赤城志》每榦一花而香濃者蘭,五七花而香薄者蕙。《舊志》有數種。冬盡春初一莖一花者曰山蘭。夏初一莖而八九花者曰大麥蘭。葉大且長,一莖數花而夏秋之交開者曰蕙,俗名建蘭,即漳蘭也。又有素心蘭、風蘭二種。案:蘭本草類,莖葉皆香,可紉可佩,俗採以褚香囊,名曰梳頭香,一作醒頭香,謂可煮湯以沐也。《楚詞》浴蘭湯兮沐芳,即此。今俗以建蘭當之,而醒頭香之名晦矣。 | | 丈紅 | 諺云:“丈紅開到肚,家家喫麥裹,丈紅開到杪,家家喫新稻”。 | | 天棘 | 《舊志》一種葉綠,花紅,名西湖棘。 | | 蠟梅 | 色如蜜蠟,舊名黃梅。蘇東坡更名蠟梅。 | ===== 草之屬 ===== | 芝 | 《赤城志》抱朴子云:芝草出蓋竹栝蒼山。 | | 茜 | 《赤城志》生山谷中,三棱,可以染絳。案:俗謂之紅花。 | | 萱 | 《赤城志》《埤雅》云:一名鹿葱,可以忘憂。夏開者高而葉大,秋開者短而葉細。又有鞓紅百葉者,有鵝黃而香者。 | | 三白 | 《赤城志》農人云:三葉白則稻熟。 | | 馬鞭 | 《赤城志》莖方,花鈿色,下如鞭梢。 | | 藍 | 《赤城志》三種,中有梗者曰木藍,可為澱者曰松藍,可染碧者曰蓼藍。今案:澱出西鄕山中,字亦作靛,見貨屬。 | | 燈心 | 澤地叢生,莖細圓,可為席。挑取其心,可以漬油點燈,故名燈心草,亦曰席草。 | | 仙掌 | 《赤城志》生石壁上,如人掌故名。案:《舊志》有仙掌,入花屬。今土人名觀音掌。 | | 蕢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謂之江生者為淡蕢,近海生者為鹹蕢,土人以為纜、為席、為屨。 | | 萍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萍,注云:小萍也。江東呼為薸。有素、紫二色,紫者以壅田極腴。又圓葉白花者曰白萍。 | | 蓼 | 《赤城志》江岸者曰紅蓼,道旁者曰辣蓼,可造麯櫱,案:說文云辛菜,薔虞也。 | | 蘆 | 或謂之葭,小者曰藋。案:今長者曰蒹娘,小曰蘆荻。 | | 吉祥草 | 似蘭而秀。 | | 茅 | 《說文》菅也。 | | 菅 | 《詩》白華菅兮。《釋草》曰:白華野菅。 | | 稗 | 草似禾者,實小,味苦。 | | 龍鬚草 | 可為席。 | | 蓍 | 《舊志》相傳生蓍奥山。 | | 蚊草 | | | 芭蕉 | 《南方草木狀》一名甘蕉,或曰芭苴。莖解散如絲,可紡績為絺綌,名蕉葛。又一種開紅花者,名美人蕉。 | | 鴨跖 | 以形似而名。 | | 鳳尾草 | 别名金星,背黄點如七星,亦名七星劒。 | | 老少年 | 一名雁來紅,似莧,莖葉雜綴紅綠,故名。 | | 魚腥草 | 即紫蕺,葉似杏,三角,一邊紅,一邊青。 | | 龍鱗草 | 一名花地芩。 | | 青蒿 | 夏月熏煙去螡良。 | ===== 竹之屬 ===== | 斑 | 《赤城志》暈紫黑而點大,又號越竹。 | | 紫 | 《赤城志》張文潛所贊紫君是也。案:俗名烏紫竹。 | | 筀 | 生二三月為早筀,其皮暴乾可照夜。生四五月者稱晩筀。 | | 方 | 《舊志》莖方,可杖,節閒有刺名刺竹。案:本出天台,今邑中園林多有植之者。 | | 箭 | 小而勁,會稽之竹箭是也。 | | 慈 | 又名子母竹,叢生。 | | 淡 | 《赤城志》肉薄,節閒有粉,可造紙。南人多燒取𤁋焉,其葉名淡竹葉,可入藥。 | | 䈽 | 《舊志》促節,肉厚,可為弩。案:戴凱之《竹譜》及《赤城志》俱作,《舊志》從《本草》作。 | | 石 | 《赤城志》節疏而平,可鞭壁。案:又一種名水竹。 | | 觀音 | 《雁山志》植石上,蒼翠不凋。 | | 苦 | 《赤城志》以筍味苦,故名。《海物記》云:越人以苦毒竹為槍,中虎即斃。 | | 江南 | 榦葉蒼翠,異他竹。 | | 佛面 | 以根如人面,故名。 | | 釣絲 | 可為竹竿。案:即簩、𥯨也,俗訛為搖絲竹。 | | 公孫 | 長尺許,成叢,一名鳳尾竹。 | | 桃枝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云:凡竹相近,四寸有節者名桃枝。今所產其節相去踰尺,可為笈、笥。不假丹漆,又曰蒲葵竹。 | | 茅 | 俗名笆籬竹,生山中,大圍尺許。《舊志》作。 | | 椶 | 竹葉,椶身。有皮,無枝,實中而幹,中為煙管。 | | 四季 | 四時有筍不絕。 | | | 音膽,常竹中之高大者。《舊志》作。 | | 篠 | 葉云箬葉,以裹物不漬潤。案:葉俗名糉箬,常以編篷及裹糉。 | ===== 木之屬 ===== | 松 | 土產最盛,春時開黃花,土人採以敷餈餌,名曰松花,其木材中橋柱,諺云:“千年閣上楓,萬年水底松”。以其入水不腐也。 | | 柏 | 葉扁而香,材中梁木。 | | 檜 | 有御愛檜、海檜二種。 | | 梓 | 《爾雅》云椅梓,注云即楸也。 | | 槐 | 《爾雅》作懷,葉大而黑。 | | 樟 | 色微赤,氣辛。 | | 杉 | 《說文》作檆,其材無所不宜。《赤城志》有刺杉、細杉、瑞杉等種。案:一種肨杉,易大理疏,材可為板。 | | 桐 | 有黃桐、毛桐、梧桐等種。 | | 楓 | 脂可為香。 | | 檉 | 《赤城志》杜光庭題“空明洞有松檉,蔽日影森森”之句。案:即西河柳,能知晴雨,故字從聖,一名雨師。 | | 楠 | 字本作枏,根生瘤,《吳都賦》楠,瘤之木。 | | 榆 | 其類有十,葉同而理異。| | 𰘹 | 字本作,音諸。《山海經》前山其木多櫧。郭注:或作楮,似柞,子可食。冬夏生,作屋柱,難腐。《集韻》借作椎,音佳。云:實似栗而小。《赤城志》果屬,椎,云:小而圓黑。又一種名櫧,差大而味澀,俗呼曰苦𰘹。又木屬,𰘹,云:實可食。案:《本草拾遺》云:櫧子,生江南,皮樹,如栗,冬月不彫,子小,如橡。《食物本草》云:有苦、甜二種,治作粉食,褐色甚佳。蓋本一物而《赤城志》誤分為三也。今俗讀若資,猶呼豬如資也。其木材堅,中梁棟。正郭氏所謂,作屋柱難腐者。其實治作粉食,俗名苦粉。與《食物本草》所言合,其為一物,明矣。 | | 柞 | 性堅,得土之正,可為梳材。 | | 櫟 | 葉似栗,可染皁,其實橡也。 | | 朴 | 皮麄,俗名沙朴。 | | 楮 | 《赤城志》一名穀,《舊傳》皮斑而有瓣者為楮皮。白而無瓣者為。 | | 冬青 | 《赤城志》宫中號萬年枝,四時常青。 | | 樺桃 | 《赤城志》皮可為燭,唐人所謂“朝天樺燭香”是也。 | | 桄榔 | 《赤城志》曰作鋘鋋,利如鐵,中石益利,唯中焦根致敗,皮中有如米粉者,作餅餌。 | | 金荆 | 木堅有文,可為牀。 | | 黄心 | 以其心黄,故名。 | | 楝 | 《爾雅》翼木,高丈餘,葉密如槐而尖。三四月開花紅紫色,實如小鈴,名金鈴子,俗謂之苦楝。《荆楚歲時記》蛟龍畏楝,故端午以楝葉包糭,投江中祭屈原。《赤城志》云:子可熟絹。 | | 樗 | 《赤城志》形幹類椿,葉脫處有痕,如樗蒱子,故名。然無用,莊子所謂“匠者不顧”是也。案:似椿,疏理。俗謂之臭椿。 | | 烏桕 | 實如雞頭,液如豬脂,可壓油為燭。案:俗名桕子,秋老葉紅,所謂“霜葉紅於二月花”是也,其葉可以染黑。 | | 栟櫚 | 一名㯶櫚,葉如蒲扇,無枝榦,皮可為索。 | | 桑 | 有黃桑、青桑、花桑、水桑、過海桑等類。 | | 楊柳 | 葉上揚者曰楊,下垂者曰柳,一種葉下垂細者曰西河柳,即檉也。又一種曰櫸,杜甫詩所謂“櫸柳枝枝弱”是也。 | | 柘 | 葉不類桑,蠶惟三眠者食之。 | | 皁莢 | 《南史》云:黃塵污人衣,皁莢相料理。又一種曰肥皁,可澣衣。 | | 椆 | 其實可食,寒而不凋。案:邑西有椆樹嶺,以此山中産是木,故名。 | | 赤髓 | 亦作漆水,木理微赤,材堅,中梁柱。 | | 豬牡 | | | 冬紅 | | | 黄楊 | 歲長三寸,遇閏縮一寸,東坡所謂“厄閏年”是也。 | | 鍾藤 | 附樹作根,藤既繌裹,樹便死。且有惡汁,尤令速朽。見《臨海異物志》。 | | 檀 | 黃色,或名黄檀。 | | 青𣘀 | 産温台為多,可為船碇。 | ===== 貨之屬 ===== | 茶 | 《舊志》近山多有,惟甯川、北山者佳。《赤城志》黄巖言紫高山,昔以為在日鑄之上。案:紫高今屬太平。 | | 蜜 | 割蜂脾為之,其滓為蠟。 | | 蠟 | 《赤城志》有二色,黃者造燭,白者醫家用之。 | | 靛 | 字亦作澱,種藍於山,取漿以染物,出黄巖溪諸山。 | | 鹽 | 出東南海宕,詳鹽法。 | | 紙 | 蘇文忠軾《東坡雜志》云:呂獻可遺余天台玉版,過於澄心堂。米元章書史稱:得唐文皇手詔,以台州之黃巖藤紙,捶熟揭其半用之,滑浄輭熟,卷舒更不生毛。《赤城志》今出黄巖者,以竹穰為之,即所謂玉版也。 | | 蠣灰 | 燒蠣殻為之。案:《左傳》蜃炭,注:燒蜃為灰,是古人已有之矣,其功用與石灰同。 | | 桕油 | 《赤城志》採烏柏樹子,外肉為皮油,以澆燭,以仁為心油,亦可然燈,民資其用。又有菜油,菜子為之。茶油,茶子為之。花油,甖粟子為之,皆可然燈。香油,壓脂麻為之,可食。桐油,取桐子為之,可釉物。 | | 絡蔴 | 似蔴皮,可為索。 | | 葛 | 蔓生,根可粉食。 | | 桑絲 | | | 柘絲 | 宜弦琴瑟。 | | 木棉花 | 以春二三月下種,既生。一月三薅至秋,生黄花,結實。及熟時,其皮四裂,其中綻出如緜。見《史炤通鑒》釋文:綢。《赤城志》以麤絲為之。案:今以絹之下者為綢。 | | 絹 | 出南鄉殿前者冣佳,堅潤勝紡綢。出縣西茅畬者,邊幅稍闊而堅潤,不及出臨海更樓者,為下,世俱稱曰台絹。棉布,紡木棉花而織之,即島夷卉服之類。 | | 夏布 | 擗麻而成,亦曰苎布。 | | 席 | 織燈心草為之,出黃山頭。 | | 金漆 | 出海中東鎮山。 | | 板 | 鋸松、杉、柏等木為之。 | | 炭 | 燒深山堅木為之,名白炭。 | | 箬 | 柔薄者編篷裹糭用之,闊厚者謂之底箬,俗用以範鞋底。 | | 煙 | 《舊志》閩種,起於明季,今鄉城遍種賈利。 | | 鴉片煙 | 俗名烏煙,取甖粟汁為之,山鄉、海宕皆有。 | ===== 禽之屬 ===== | 烏 | 《赤城志》《說文》云:一名慈烏,以其能反哺而名,其腹白者曰,又一種曰寒鵶,狀差小,初冬來自西北云。 | | 鵲 | 《赤城志》俯鳴則陰,仰鳴則晴,聞其聲則喜,故曰喜鵲。案:一種名練鵲,《舊志》云長尾,俗呼娼鳥,又一種名山鵲。 | | 鸛 | 《赤城志》陶宏景云:有兩種,似鵠而巢木者為白鸛,黑色曲頭者為烏鸛。 | | 鷹 | 蒼黑色,亦名鷙鳥,又有啁哳而聲悲者曰鷂,蒼褐色而似鴰者為隼。 | | 鳩 | 《赤城志》班色,《方言》曰鷦,又一種色不班,人視其鳴為耕候,曰布穀。 | | 黄鸝 | 《赤城志》一名倉庚,俗呼為黃鶯。 | | 山雞 | 嘴與足皆紅色,又一種名紅沙雞。 | | 雉 | 即書名華蟲,雄者五彩備,䳄者毛質似雞,雄鳴曰雊,䳄鳴曰鷕。 | | 竹雞 | 《赤城志》自呼為泥滑滑,俗傳白蟻聞之,即化為水。《舊志》尾長,色白者雄,尾短,色赤者雌。春末自呼其名。 | | 鵪鶉 | 《赤城志》列子云:蛙變為鶉,又云鼠亦為鶉,善鬭。人以密網取之。案:大如雀,在田閒。 | | 鴝鵒 | 《赤城志》人畜其雛,以竹刀剔其舌,可使能言,似鶪而有幘者是。 | | 鴿 | 一曰舶鴿,言來自番舶也,或作鵓鴿。有白色、黑色、灰色、花色諸種,首戴勝者曰鳳,竹管插其翎,飛則有聲如簫。 | | 鷴 | 《赤城志》似水雞而色白。 | | 郭公 | 《赤城志》身赤而頭尾黑。 | | 翠碧 | 《赤城志》毛可為飾,南方人呼為紅翠。案:在水澤者名魚師,好食魚。 | | 畫眉 | 《赤城志》白眉,褐質,善鳴,好鬭。 | | 雪姑 | 《赤城志》毛羽黑白相閒。 | | 白頭翁 | 《赤城志》似雀而大,首有白點。 | | 搗藥禽 | 《赤城志》其聲丁當似之。 | | 鶗鴂 | 《臨海異物志》一名杜鵑,春三月鳴,晝夜不止,音聲自呼。《赤城志》又名子規,又曰謝豹者,似其聲。 | | 啄木 | 《臨海異物志》大如雀喙,足皆紅,毛色正青,翠鳥類也。《赤城志》案:《本草》褐者為雌,斑者為雄,穿木食蠧。 | | 雀 | 《赤城志》斑褐色,又有黃色者曰黃雀,八九月群飛稻田閒,人取為披緜鮮,或曰海魚所化,八月為雀,十月復入海為魚。案:有數種,褐者俗名鐵嘴,善為巢。即《大戴禮》所謂𧊷鳩,《莊子》所謂鷦鷯也,黃者俗名黃頭,好巢人家椽閒,青者名青鷦,又一種在田閒,即鶉䳺。 | | 婆餅焦 | 《赤城志》似雀而大,羽褐色。 | | 山鷓 | 《赤城志》長尾而碧色,嘴與足皆紅。 | | 青絲 | 《赤城志》似雀而小,羽青色如絲。 | | 伯勞 | 《赤城志》一名鶪,一名博勞。 | | 鵜鶘 | 《赤城志》頤下有皮,可容二升,又名淘河。 | | 鸂鶒 | 《赤城志》善敕水取魚。《臨海異物志》云:毛有五色,食短弧,其在溪中無毒氣。 | | 鴞 | 《赤城志》似鵑而小,一名鵂鶹。案:服鳥,俗名魂陰鳥也,《舊志》作足魂。 | | 鸕鷀 | 《赤城志》口中吐雛,土人以捕魚。 | | 鷺 | 《赤城志》足修而羽白,《南越志》云:隨潮上下。 | | 鷗 | 《赤城志》臆白,翅青,《南越志》云:能隨潮上下。 | | 鳬 | 飛甚速,俗名水鴨。 | | 鴛鴦 | 《赤城志》毛羽五色,雌雄相逐水濱。案:今鑒洋湖有之,雄五色,雌黃褐相閒,宿則交頸。 | | 紅鸛 | 《赤城志》身白,嘴與足皆赤。 | | 花蠟 | 《赤城志》似雀而大,色黄、褐、白、黑相閒如花,善鳴。 | | 鶻 | 《赤城志》似鷹而小,又有一種名鶻鵃,似鵲短尾。《東京賦》云“鶻鵃春鳴”是也。 | | 百舌 | 《赤城志》一名孟桑,遇春作百鳥鳴。案:他書作萌桑,《月令》五月反舌無聲,即此也。 | | 噪天 | 《赤城志》似雀而大,色如之,性善鳴,愈鳴即飛愈高。 | | 十二紅 | 《赤城志》羽毛紅褐碧綠相閒。 | | 錦雞 | 《異物志》文如丹地錦,大於雀,其雌有文,章五色。 | | 相思 | 《舊志》似雀而長,綠背,黄胸,翼具五色,嘴距皆朱。豢之者籠一放一,雖遠必歸,此羽族中倡隨之最摰者也,一名雙雙。 | | 鴉舅 | 《舊志》色黑,大如鳩,善擊鴉。 | | 夜鷹 | 《舊志》俗呼夜胡,一名鬼東,郭案:胡當作狐。《埤雅》怪鴟,一名隻狐,晝無所見,夜即飛,噉蚊蟲。《莊子》所謂“夜撮蚤察毫末,晝出瞑目而不見邱山”是也。狐者,狀其聲。諺云:“千年講夜狐,弗知夜狐怎兒箇”,譏人道聽而塗說。 | | 鬼車 | 《唐書》台州土貢飛生鳥,即九頭鳥也。皮可催牛。 | | 脊令 | 一名雝渠,飛則鳴,行則搖,俗名水㒹㒹。 | | 秧雞 | 春夏時田閒有之,俗名姑惡,其聲似之。 | | 青菜 | 《赤城志》嫩綠色,腹下黃色。 | | 鵁鶄 | 《臨海異物志》巢於高樹,生子在窟中,銜其翼而飛。 | ===== 獸之屬 ===== | 虎 | 俗曰大蟲,不恆有。 | | 熊 | 有一種名狗頭熊,咸豐中嘗出噬人。 | | 豹 | 《赤城志》有赤、黑二種,又有文圓者曰金錢豹。 | | 豺 | 俗曰豺狗。 | | 狼 | 《赤城志》似虎而小,案山中不恆有。 | | 山羊 | 《赤城志》有筋力,善走。 | | 野豬 | 《赤城志》牙利如鎌刀,毛黑如錐,一名豪豬,即封豕也。案:俗名箭豬,以其毫如箭也,又一種名麕豬,好穴占墓中。 | | 山犬 | 見《舊志》。 | | 麂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麂,大麕也。旄毛,狗足,又有一種相類,曰鹿。案:《說文》作𪊨,山中常有之,鹿角長,多岐。《舊志》又有麖,大鹿,一角,今未見。 | | 香狸 | 《赤城志》形如羊而小,有力,味甚珍,一名牛尾狸。 | | 兔 | 《赤城志》《博物志》云:望月光而孕,《論衡》云:舐雄豪而孕。 | | 刺蝟 | 《赤城志》足短,多刺,近人則縮。 | | 猴 | 俗名猢猻,黃巖溪山中有之,群行者畏人,獨行者不畏人。《臨海水土志》曰:安家夷好噉猴頭羮。 | | 狐 | 一種名狸,常捕雞,俗曰麻狸。一種名竹狗,又有田狗。 | | 海豨 | 《臨海水土記》豕頭,身長九尺,文選注引。 | | 鯪鯉 | 《赤城志》似鯉而有四足,能陸、能水,一名鱗鯉,又名穿山甲。 | | 獺 | 《赤城志》似犬而口銳,毛細,水不能濡,善捕魚,人有魚鯁,以其爪爬項即愈。 | | 鼯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云:似小蝙蝠。 | | 栗鼠 | 《赤城志》一名𪕌鼠。案:亦曰松鼠,鼠狼。《赤城志》生田野中,似鼠而尾如帚,善捕鼠。案:毫可為筆。 | | 竹䶉 | 《赤城志》贊甯云:几竹刺入肉不能出者,啗此物立消,以其食竹,故能化竹毒。 | ===== 畜之屬 ===== | 馬 | 《赤城志》種有自他境貿易而至者,然皆駑材。 | | 騾 | 似馬而馴,閒有乘之者。 | | 驢 | 似馬而小,性冣黠,人多乘之,俗名老鼠驢,以其形似鼠也。 | | 牛 | 《赤城志》有黄牛水牛二種。案:水牛力大,故諺云:“水牛做力,黃牛做命”。 | | 羊 | 《赤城志》地宜草而肥息。 | | 豬 | 大曰彘,小曰豚。色黑,有白蹢者名花豬。 | | 狗 | 有黃、白、黑、花等種,又一種矮足,長毛,大尾者名獅子狗。 | | 貓 | 有黄、白、黑、斑等類,短尾者曰洋貓,又一種野而捕雞者亦曰斑貓。 | | 雞 | 有黃、白、烏、花色大者,喜鬬。又一種白色,烏骨,細毛者,名細毛雞。 | | 鵝 | 有蒼、白二色。 | | 鴨 | 《爾雅》謂之鶩,音木。 | ===== 魚之屬 ===== | 石首 | 《赤城志》一名鯪魚,頭大,尾尖,腦有雙小石,瑩如玉,故名。鱗色如金,其小者曰郎君、曰黃衫,又其次盛於春者曰春魚,僅尺許。案:石首,俗呼黃魚,其小者曰鮮子,老子所謂小鮮也,最小者曰梅童,即䠓水也。又案:俗呼鮮若軒,《月令》鮮羔開冰。鮮,音獻。又《内則》大者為軒,謂肉塊切者是魚,宜塊切蒸食,故曰:軒,若梅童,宜全而食之。 | | 鱸 | 《赤城志》肉脃者曰脃鱸,味極珍,又有江鱸差小。 | | 鯉 | 《赤城志》無大小行,皆三十六鱗。陶洪景稱為魚王。 | | 鱝 | 《臨海水土志》曰鱝魚,如圓盤,口在腹下,尾端有毒。 | | 鯪魚 | 《廣韻》引《臨海風土記》云:腹背皆有刺,如三角䔖。 | | 印魚 | 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額上四方如印,有文章。諸大魚應死者,印魚先封之。 | | 鮭 | 《赤城志》一名䲅,俗稱烏狼,腹多刺,肝毒殺人,烹之必去齒目、涎血,冬月為上味,腹有朒,白如酥,名西施乳,又一種小而黃,春半方出,名黃鮭。案:《舊志》即河豚。 | | 鰣 | 一名箭魚。見《赤城志》《舊志》土人名油鰳。 | | 鮸 | 《赤城志》俗作鰵,三腮曰鮸,四腮曰茅狂。《舊志》云,最小為烏肚鰵姑。案:鮸,美辨切,鰵,眉隕切。魚似石首而大,色白,亦可為鯗,膠尤益人,舊板作鯢,或作鮵,皆誤。 | | 海𩹴 | 小魚也,一名海豔。 | | {魚薦} | 《赤城志》似魛魚而膩,宜鹽煎炙。案:字書不載,當音薦。 | | 鯧 | 《赤城志》板身而鋭,狀若鎗刀,曰鯧魚。《舊志》身扁如鎗器,故名。一云與百魚交,名為娼魚。 | | 沙 | 《赤城志》二十四種,有白蒲沙、黃頭沙、白眼沙、白蕩沙、青頓沙、烏沙、班沙、牛皮沙、狗沙、鹿文沙、鮧沙、{魚歰}沙、燕沙、虎沙、犂頭沙、昌沙、丫髻沙、刺沙,其類甚衆。《舊志》有鮶沙、淺沙、雷沙、香沙、斗沙、梭沙。案:沙,字書作鯊,{魚歰}、鮶,字書皆不載。 | | 白 | 《赤城志》板身,肉美,多細鯁。 | | 比目 | 《赤城志》雙則比目,單則王餘魚,狀如牛脾,鱗細,紫黑色,眼相合乃行。 | | 楓葉 | 《赤城志》形小,味極珍,土人重之。《海物異名記》云:楓葉入水所化也。 | | 鮆 | 《赤城志》子多而肥,夏初曝乾,可以寄遠。又有大者曰馬鮆,可膾,一名魛魚。案:鮆,在禮切。俗名鮆小苗,其形似刀,又名鱭魚,一名䱥魚。《赤城志》誤分為二,又誤作。 | | 鯔 | 《赤城志》身圓長而鱗細黑,味甘。 | | 銀 | 《赤城志》口尖,身鋭,如銀條,以為鮓尤美。案:出鑒洋湖者佳,其小者名麪魚,亦名麪條魚。 | | 鮶 | 《赤城志》似鯔而目大,似鯉而鱗麄,能以鬣刺水蛇,食之。 | | 鹿魚 | 《文選》注引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長二尺餘,有角,腹下有腳,如人足。 | | 鯽 | 《赤城志》出海中曰海鯽,出陂塘中者止曰,其形皆扁,而鯽首味甘。案:字本作鰿,古謂之鮒。 | | 梅 | 《赤城志》首大,朱口,金鱗,土人曝以致遠,次於鮆。《舊志》梅首類,石首而小,俗名梅童。案:詳上石首。 | | | 骨多,肉白,形似鰣。案:《赤城志》《舊志》俱省作𩵓。 | | 馬鮫 | 《赤城志》無鱗而鋸齒,青斑色。 | | 短 | 《赤城志》項縮而短。又有一種曰鸚哥魚。 | | 火 | 《赤城志》頭巨,尾小,身圓,通赤,故以火名。 | | 𩻣 | 《赤城志》身如膏髓,骨柔,無鱗。《舊志》一名:龍頭魚。案:鹹者名驏薧。 | | 竹夾 | 《赤城志》近尾有硬鱗。 | | 謝豹 | 《赤城志》杜宇鳴時有之。 | | 白袋 | 《赤城志》形似牛而白,每自海入江,則為水潦之兆。《舊志》一名白距。案:黑者名烏距,咸豐三年五月入江,六月大水平地丈餘,四年海溢。 | | 烏澤 | 與鯔相類,見《赤城志》。又一種名烏鯔,見《舊志》。 | | 柹核 | 《赤城志》一名秀才魚。 | | 細鱗 | 《赤城志》生溪塘中,以鱗細故名。 | | 魟 | 《赤城志》形圓似扇,無鱗,口向下,尾長於身,最大曰鯨魟,次曰錦魟,又次曰黃魟。《舊志》俗名種最多。案:魟,音烘,俗訛為音呼。 | | 石勃卒 | 《赤城志》一名耒魚。 | | {魚韱} | 《赤城志》形似魟,以鹽{衣品}㬥乾,俗呼為老鴉鯗。《舊志》色黃,腹下三口者為魟,味頗美。二口者為{魚韱},味劣。案:{魚韱},音尖,{衣品},音品,字書俱不載。 | | 帶 | 《赤城志》《海物異名記》云:修若練帶,俗名帶魚。 | | 地青 | 《赤城志》尾有刺,甚長,逢物則撥之,毒能中人,色白者曰地白,與魟相類,又名邵陽魚、鼠尾魚。 | | 鮎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鯷魚,大者長尺餘,無鱗,亦名鰋。案:鮎,音黏。生陂塘中,口有二鬚,好食魚,有長至二三尺者。《爾雅翼》云:口方,頭大,尾小,身滑,無鱗,謂之鮎魚,言黏滑也。 | | 華臍 | 《赤城志》形如篛笠,有帔,可食。一名老婆魚。 | | {苗子} | 《赤城志》身圓,至小宜為鹹。案:俗謂之豆魚,當音豆,字書不載。《何喬遠閩書》䰵魚,似烏魚而小,從魚作䰵。 | | 鱔 | 《赤城志》黄色,狀如蛇,或傳荇蓼根莖所化。案:字亦作鱓,好穴田閒隄岸。 | | 鰻 | 《赤城志》出海中者,齒尤銛利,冬晴鱐之,名風鰻,宜於致遠。出溪洞者曰鮫鰻,江湖者曰湖鰻,又有一種曰鯧鰻,或曰𩸄鰻,形似篛,江海俱有之。案:𩸄,字書不載。 | | 子魚 | 《舊志》味美不減,通應所產,但不常有。 | | 鰫 | 《赤城志》背青、無鱗、多腴,目旁有骨名乙,《禮》曰魚去乙,鄭注云:東海鰫魚也,品最下,不登賓俎,惟鹽{衣品}以為鯗則佳,㬥其肚名赤魚鰾云。 | | 青鱗 | 《舊志》狀如拇指。 | | 鰍 | 生泥中,品頗下,見《赤城志》。又一種生海中名海鰌,見《舊志》。 | | 章巨 | 《赤城志》八足,首圓。《南海異名記》正名曰蜛蝫,《郭璞江賦》“蜛蝫森衰而垂翹”是也。海濱人訛曰章魚,又曰章舉,一種足似之而小曰望潮,魁首駢足,口在腰股,其足長三五尺許者曰石蚷。 | | 烏賊 | 《臨海異物志》烏賊之骨,其大如楯瓦者,一枚作鮓,滿器受五升。《赤城志》腹有墨,性嗜烏,浮水上伺烏,啄其腹,則以䰅卷食之,骨名海鰾鮹,土人以元夕陰晴卜多寡云。案:烏賊,鹽裛為鯗,名曰螟脯,腹有墨,故名烏賊,非以食烏而名也。食鳥者即章巨,俗名章改,能食百鳥,不徒嗜烏也。 | | 沙蒜 | 《舊志》一種曰塗筍,《北户錄》引《臨海水土記》曰:越王算,如笄大,正白,長尺餘,生海邊沙中,見便取之即可得,心中存來取,則入土中。《案》疑即今之沙蒜。 | | 蝞 | 《臨海水土記》曰:似鰕,中食,益人顏色,有愛媚。 | | 䱼魚 | 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如指,長七八寸,但有脊骨,好作羹,滑美如餅。 | | | 《赤城志》一名水母,形如覆釜,常有蝦隨食其涎縷,其膚縮以礬,可致遠。《舊志》常浮水面,蝦集其上,蝦驚即沈。故云:以蝦為目。案:字又作鮓,亦曰藏魚藏,去聲。又名海蜇。 | | 黑鱧 | 俗名烏皮鱧,生陂塘中,好食魚,又一種名鯶,見《舊志》。 | | 香魚 | 《舊志》香而無腥,色青,一名細鱗,每月長一寸,至十月而止。案:生西鄉山溪中。 | | 石班 | 生溪澗中,又一種名赤要。日閒,見人,驚奔入石下。夜則駢首沙際,以火燭之,即可撩漉。見《舊志》《外書》。 | | 跳魚 | 《舊志》俗呼彈塗。案:俗音塗,若湖。好穴江邊沙塗,土人以糠煙熏之,曝乾,味香美,可致遠。 | | 柳花魚 | 柳花時有之,稍大者名泥筍,又一種名土附,赤最肥。 | | 蝦 | 《赤城志》有赤、白、青、黄、班數色,青者大如掌,土人珍之以餉遠,梅熟時曰梅蝦,蠶熟時曰蠶蝦,狀如蜈蚣而大者曰蝦姑,身尺餘,鬚亦二三尺曰蝦王,不常有,皆產於海,其產於陂湖者曰湖蝦,二鉗,比他種其長倍之。 | | 黃林蝦 | 色白,味鮮,出黄林港。 | | 蝦蟣 | 蝦子也。鹽藏之,宜下飯。出洋㠘海中者佳。 | ===== 介之屬 ===== | 車螯 | 《赤城志》《歐陽公詩》“璀璨殻冰玉,斑爛點生花”,美此物也。一名冒蛤,一名魁蛤。《舊志》蛤之大者,又一種名江瑤,以柱為珍。《郭璞江賦》曰玉珧。《爾雅》蜃小者曰珧,見《赤城志》《舊志》。案:江瑤柱,產甯海,邑境所無,故削之,而附載於此。 | | 蚌 | 《赤城志》有珠。《異物志》似車螯,絜白如玉。 | | 蛤蜊 | 《臨海土物記》云:㱿薄且小。《赤城志》善醒酒。《山谷詩》“商略督郵風味惡,不堪持到合利前”是也。一種小而㱿薄者名蛤蜊姑,又一種名蛤。每一潮生一暈。《姚寬天台詩》所謂“春潮生蛤暈”是也。海濱人以苗栽泥中,伺其長,然後出。 | | 三蝬 | 《臨海土物記》曰:似蛤。 | | 蚶 | 字本作魽。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謂之魁陸,有瓦壟蚶毛蚶數種。《臨海水土物志》云:有側徑四寸者,又有烏頭而似蚶者。一名𧍧云。 | | {虫族} | 《赤城志》一名老婆牙,生海巖或簄竹上。 | | 黿𪓹 | 《臨海水土志》曰:與“𪓟辟”相似,形大如䕠,生乳海邊白沙中,肉極好,中啖。 | | 䗯 | 《赤城志》似蛤而長,㱿有毛。《舊志》一名香䗯。 | | 蟶 | 《赤城志》大者曰竹蟶,長二三寸,大如指而頭開。 | | 螺 | 《赤城志》多種,揜白有香曰香螺,味辛曰辣螺,有刺曰刺螺,又有丁螺、班螺、黃螺、白螺、田螺之類,又有生深海中可為酒杯者曰鸚鵡螺。《舊志》泥螺,一名土鐵,又一種小者曰海螄。 | | 𪓛龜 | 《臨海水土志》曰:形薄,頭喙似鵝指爪,見《文選注》。 | | | 《赤城志》一名團魚。 | | 龜 | 見《舊志》。 | | 龜腳 | 《赤城志》以狀似之。《江賦》“石蜐應節以揚葩”是也。 | | 牡蠣 | 《赤城志》陶宏景云:百歲鵰所化。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古賁灰,牡蠣灰也。與扶留、檳楖,三物合食,然後善也。《水土物志》曰:蠣長七尺。《本草》以左顧為牡蠣,生海際崖石上。磈礧相連如房曰蠣房,又有一種曰金錢牡䘈云。案:蠣肉,俗名蠣汪,共豆腐煮食佳。 | | 石帆 | 《赤城志》生海中石穴,紫黑色,枝柯相連。 | | 蝤蛑 | 俗謂之螾,《赤城志》八足二螯,隨潮退㱿,一退一長。最大者曰青蟳,斑者曰處蟳,後二足扁闈名撥棹云。《舊志》其肉隨月盈虛,月盈則虧,晦則滿。 | | 石䗘 | 《赤城志》形圓,色紫而有刺。案:《集韻》黑盍切。 | | 蠏 | 《赤城志》類蝤蛑而㱿鋭,螯銛利斷截如翦,故一名曰蠘。有赤膏者俗呼為母蠏,冬以滷漬之曰剛蠏,其無膏者曰白蠏。案:三四月曰膏蠏,曰子蠏,八月曰白蠏,鹽藏曰蠏鹽,即所謂剛蠏,皆海蠏也。 | | 螃蠏 | 《赤城志》俗呼曰,螯跪帶毛,糟之可致遠。東坡云:“蠏微生而帶糟”是也。案:此即田蠏,出石曲者,多膏,最有名。 | | 𧉈江 | 《水土志》曰:似蠏而小,十二腳。 | | 沙狗 | 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似彭螖,坏沙為穴,見人則走,易遁不可得也。《御覽》引。 | | 竭朴 | 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大如彭螖,㱿黑斑,有文章。常以大螯障目,屈其小螯取食。 | | 彭越 | 《赤城志》《爾雅》名彭螖,土人以其色青呼為青越,螯赤者名擁劒,名執火,又一種為彭蜞,性極寒,正蔡謨所謂“讀《爾雅》不熟,幾為所誤”是也。 | | 酒盞 | 《舊志》俗呼鴉盌。 | | 倚望 | 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常起顧睨西東,其狀如彭螖大,行塗土。四五進輒舉兩螯八足起望,行常如此,青色也。見《御覽》引。 | | 淡菜 | 《赤城志》一名夾㱿,或有產珠者,案:俗謂之{虫采}。 | | 蘆虎 | 《臨海水土異物志》曰:似彭蜞,兩螯,正赤,不中食。 | | 千人擘 | 《赤城志》《海物異名記》聚剌獷㱿擘不能入。 | | 鱟 | 《赤城志》雌常負雄而行,漁者雙取之,子如麻。醬之,可致遠。《韓愈詩》云:“鱟實如惠文,首眼相附行”是也。 | | 土肉 | 《臨海水土物志》曰:正黑,如小兒臂大,長五寸,中有腹,無口目,有三十足,炙食。 | | 海月 | 《臨海水土物志》曰:大如鏡,白色,正圓,常死海邊,其柱如搔,頭大,中食。《赤城志》形圓如月,亦謂之蠣鏡。土人刮磨其表,取通明者鱗次,以蓋天窗。《謝靈運》詩云:“挂席拾海月”是也。 | | 石華 | 《臨海水土物志》曰:附石生肉,中啖。 | ===== 蟲之屬 ===== | 蠶 | 絲蟲也,食而不飮,狀類馬,故俗謂蠶神曰馬頭娘,二十七日而老,色紅曰紅蠶,又有二蠶、三蠶,所謂原蠶也。繭而蟄曰蛹,化而飛曰蛾,似黄蝶而小,其眉句曲如畫,故曰蛾眉,蛾生卵,復為蠶。 | | 蛇 | 《赤城志》十種。青竹蛇與竹同色。黃花蛇黃色,善捕鼠。蝮蛇胎化,腹裂,子生,最毒。惟烏蛇不螫人。 | | 蜈蚣 | 《沈瑩異物志》曰:東南海中,吳公長數丈,噉人,牛以作餔,味似大蝦。《赤城志》腐草所生,足多,有青、赤二色。案:能螫人。 | | 竈馬 | 如悉𧍓,好穴於竈。 | | 蜥蜴 | 《赤城志》似蛇四足,以備四色者雄,餘為雌。緣籬落而黑色小者名蝘蜓,在壁名守宫。案:俗謂在壁者曰壁蝎,在草者曰蝘蜓音偃件。 | | 蠅虎 | 《赤城志》似蜘蛛而灰色,善捕蠅。 | | 鼃 | 字亦作蛙。《赤城志》三足者名蟾蜍,大者名封蛤,水中鳴者名蝦蟇。 | | 蚯蚓 | 俗名曲蟮。 | | 蟻 | 有黃、白二種。案:黑者,俗名馬蟻,以其行疾如馬也。 | | 蜘蛛 | 《赤城志》織網取蚊,小者名蟢子。案:長跂者名蠨蛸,俗曰冷飯蟢,畏蠮螉。 | | 蝱 | 能啖牛馬血,一種小而黃者名黃喪命,噆牛馬肉,驅之不去。故諺云:“黃喪命,不要命”,以喻人之貪得危身也。 | | 蝸 | 《赤城志》雨時涎壁,如銀色。案:俗名涎油螺,蜈蚣畏之,又蝸生,殻如小螺,野人結圓舍如蝸殻曰蝸舍,見《古今注》。 | | 蜻蜓 | 《赤城志》小而黄者曰胡棃。案:大而青者曰大水蜻。 | | 蜂 | 《赤城志》有蜜蜂、沙蜂、山蜂數種。案:蜜蜂,山人桶養之,以取蜜,每桶各有蜂王,王死則群蜂皆不食而死。故諺云:“蜂忠良、雁節義”,以諷人之失節者。宋・黄超然有記。 | | 蝶 | 《赤城志》大者曰蛺蝶,有黄、白、黑數種。 | | 蠅 | 《赤城志》色蒼,其首赤而差大者呼為影跡,見《歐陽公賦》。案:影跡,即青蠅糞蛆所化,生卵復為蛆。 | | 螢 | 《赤城志》《淮南畢萬術》螢火卻馬,注云:取螢火,裹以羊皮,置土中,馬見之鳴,卻不敢行。 | | 螳蜋 | 《赤城志》青色,長臂。案:俗謂之頭髮娘,能食髮。 | | 班貓 | 《舊志》生大豆上。 | | 蜩 | 《赤城志》詩云:五月嗚蜩,本生土中,夏則登木而蜕,秋鳴為蟬。案:山中一種形小而聲清越,即蜩也。 | | 蟋蟀 | 字本作悉𧍓。《赤城志》一名促織,有尾為雌,無尾為雄。雄者能鳴,鳴於九月後為寒螿。案:促織,俗名紡績娘,青色。常在林木閒,與蟋蟀異。 | | 行夜 | 俗呼蟑螂。 | | 蚊 | 字本作蟁,飛蟲,能噆人者。夏月熱暑,民好裸卧,有蚊噆之,令各帷帳,以蔽其體俾。有文禮,故謂之蚊,本作蟁者,所以警小民也。 | | 蚱蜢 | 《正韻》蝗類,似螽而小。 | | 蝙幅 | 亦名伏翼,似鼠有翼。晝伏夜飛,俗名夜游,又名燕蝠。《臨海記》曰:黃石山有鐘乳穴,穴中伏翼大如鵝鴨。 | | 水蛭 | 一名馬蟥,俗呼馬𦚚,以其形似脾也,𦚚音慈,生淡水田中,齧耘者,腓流血不止,體柔韌不斷,鹽滷能殺之。 | | 鼠負 | 亦作鼠婦,生溼地甕底,形似蠧魚,俗名草鞋爬。即《詩》所謂“伊威”也。 |